【导语】《名家访谈》节目打破传统访谈节目的形态,为节目注入互联网思维,让节目自带互联网基因,使节目中那些德高望重的文艺名家更鲜活形象出现在互联网上,和网友有一种天然的亲切之感。

  “老艺术家们为祖国、为时代、为人民而歌,我们只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其充分展示”,光明网副总编辑高赛认为,作为一档文化传播类视频节目,《名家访谈》自带互联网基因,正像互联网本身在不断进化、修正与提高一样。截至目前,节目已推出530余期。《名家访谈》通过“类访谈”的节目形式,让名家自己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自己的成长历程,借助网络传播和科技手段,实现了“好故事落在心坎上”的传播效果。

  《网络传播》:做《名家访谈》这档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高赛:《名家访谈》是光明网的一档视频品牌节目,以“对话思想 传播智慧”为宗旨,秉承了光明网“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 权威思想理论文化网站”的定位。从2015年开始,节目更加注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着重邀请文艺界成就高、影响大、声誉好、群众喜爱的文艺名家,结合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创作经历,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从中感悟为祖国、为时代、为人民而歌的责任担当,传递真善美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网络传播》:在栏目传播过程中网络发挥了哪些作用?

  高赛: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特征,每期节目录制完成后,除在互联网上呈现完整节目外,将每期节目剪辑制作成符合移动网络传播规律的短视频节目,更便于网友观看、点播、收藏和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移动网络发挥了强大的传播作用。首先,互动性强,网友会根据每期节目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参与留言。其次,内容丰富,除了视频访谈内容的展示,每期节目专题页面还集纳了嘉宾的代表作品、珍贵图文资料等,使节目内容更加立体、全面和生动。第三,便于分享传播,每期节目内容都独立设置专题页面,方便网友把节目分享到朋友圈、微博中。

  《网络传播》:这档节目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录制的,其传播效果如何?有哪些传播规律可借鉴?

  高赛:通过对内容视频、图文、音频等全媒体形式传播,节目覆盖受众群体比较广泛。传播规律就是主题符合时代特征,突出“讲故事”特性,传承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展示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运用全媒体的传播方式,全面、立体、生动地传递主流价值观。节目深入文艺名家生活过、辛勤耕耘过的地方,既怀旧又有生活气息,能够用镜头充分调动观众的思绪。

  “半采访半记录”的节目创新形式也遵循了传播规律,让观众在无形中领悟到艺术的魅力。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大众呼唤文化回归,节目带有浓浓的文化气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有热气腾腾的市民生活,也有色彩斑驳的名家故居,有艺术家的人文思考,更有对现代人的创作启示。

  《网络传播》: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节目“丰盈而生动”?

  高赛:《名家访谈》节目打破传统访谈节目的形态,为节目注入互联网思维,让节目自带互联网基因,使节目中那些德高望重的文艺名家以更鲜活形象出现在互联网上,和网友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节目录制突出“讲好中国故事”。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都会与艺术家进行一次朋友之间的交心对谈,深入挖掘与解读聚光灯背后的艺术家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揭秘嘉宾之所以成为“大家”的偶然与必然,紧紧抓住网友们感兴趣的内容。

  节目制作过程中,注重创新表达方式,使节目形态多样,每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大量运用电影化的镜头讲好故事,让网友获得良好的观感体验。(本刊记者 潘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