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来自近百家媒体的200多名记者编辑,通过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生动呈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体悟中华民族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通过不断融通多媒体资源,在网上充分展现“非遗”之美。

  2017年9月16日,网媒探访团来到“侗乡第一寨”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采访当地文旅结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图为“侗族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品仙接受采访。图/本刊记者 刘沁娟 摄

  从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到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项目已达39个,位居世界第一。从舌尖上的味道到指尖上的技艺,从民间文学到民族歌舞,从中华武术到传统医药,每一项传承的背后都饱含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蕴藏着我们的文化基因与精神信仰。

  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老百姓的文化实践,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言传身教;今天,在互联网平台上,文字、声音、影像、大数据、云技术等,可以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遍地传扬。怎样巧妙借助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赋能?如何以年轻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近网民、吸引网民、感染网民,带动“非遗”“活”起来?

  赓续文脉好传统,传播对接“新常态”。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文化部联合主办,中国青年网、中国手艺网承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首都博物馆启动,来自近百家媒体的200多名记者编辑,分赴贵州、山西、福建、湖北等地,通过实地探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生动呈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体悟中华民族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通过不断融通多媒体资源,在网上充分展现“非遗”之美。

    推动弘扬,加强“非遗”宣传展示

  刺绣、蜡染、皮影……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众多精彩绝伦的中华“非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更成为我们坚定树立文化自信的宝贵源泉。不断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展示,是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举措。

  近距离接触各地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身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和脉络根源,机会难得。因此,记者编辑在出发前就积极做好“案头工作”。光明网提前召开协调会,抽调视频部、采访部、总编室、海外传播中心四位采编业务骨干组成采访团队,计划通过短视频、图文、英文等方式进行特色报道;中国网的房小棋查阅了大量地理、气候、人文、历史以及“非遗”资料;新华网的卢志佳出发前把采访需要用到的相机、手持云台、电脑、无人机等设备检查了好几遍,确保万无一失……

  如何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如何创新报道也是记者编辑思考的问题。中国手艺网的冷昊阳将报道重点放在“非遗”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上;中国青年网的张潼希望采访到让人过目难忘的“非遗”项目;动静App的成静娴将视角放在传承人身上,充分挖掘他们坚守传承背后的故事……

  在网上充分展现“非遗”之美、报道“非遗”之最,对于进一步唤起广大网民关注热情,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当‘非遗’遇上互联网,将产生巨大的传播效应,使古老的‘非遗’项目获得空前的关注度和发展契机,这种传播方式也更符合传播规律。”光明网的王恩慧说。

    创新报道,网言网语传播“非遗”

  走进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村寨、聆听名扬于世的“侗族大歌”、见证绣娘们在刺绣工艺中逐渐崛起成为“她”力量、揭开蜡染的神秘面纱、聆听苗家姑娘衣衫上的银饰叮当作响……贵州第一路报道中,中央及地方30多家媒体通过图文报道、网络直播、短视频、全景VR展示、H5作品、无人机航拍等全媒体、全终端、全覆盖的报道形式,实地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用网言网语传播“非遗”、传承“非遗”。

  活动前,网媒相继推出“非遗”宣传片及H5作品造势,迅速在网上形成传播热潮。《这些烙印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符号》宣传片内容涵盖“最美非遗”“最牛绝活”“最诚匠心”等各个方面,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的大美、大善和大爱,画面精美、震撼人心。当代先锋网的H5作品《30多家媒体打CALL贵州“非遗”》,生动活泼地展现了贵州“非遗”有多吸引人、有多精彩,背景音乐“侗族大歌”让人身临其境,充满期待。

  活动中,短视频、无人机航拍作品精彩纷呈,立体又直观的报道方式,让新闻作品具备更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对受众有更强的吸引力。新华炫闻的《非遗故乡肇兴侗寨航拍》全景式展示肇兴侗寨的恢弘和美丽;人民网的《“非遗周末聚”活动周周不间断》短视频有“非遗周末聚”的介绍,有现场新鲜出炉的特色美食,更有“绣娘”现场展示技艺。人民网的董子龙说,不论是歌舞还是刺绣、蜡染、造纸等工艺,在网络时代,视频能带来比图文更好的身临其境的效果。

  用功创作,打造一批精品佳作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丰富,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因不同的历史原因形成了各自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习俗,构成了贵州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媒记者编辑走进黎平、从江、三都、丹寨、雷山等地体验采访,一探多彩贵州这片土地上,“非遗”传承人务实进取、兢兢业业的匠人精神,以及“非遗”传承的魅力。

  “侗族大歌”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有着“天籁之音”“擦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的美称。北青网的张琳在切身感受贵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对“侗族大歌”的传承性和传播性印象最为深刻。“在从江县小黄村,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童都能很好地演唱‘侗族大歌’,可见‘侗族大歌’与侗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真正是以歌养心,以歌传承。”

  国际在线的黄蓉在肇兴侗寨注意到,街道两旁许多家门店挂卖的侗族特色的蓝靛靛染服饰非常精美。她通过采访蓝靛靛染传承人陆勇妹了解到,这个“85后”传承人经营着以蓝靛靛染和侗族服饰为主的合作社和公司,用创新的精神将非遗项目蓝靛靛染与商业结合起来。被传承人的信念精神所感染的黄蓉表示,“我们的‘非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夜幕星空下欣赏侗族音画歌舞《醉美肇兴》、近距离接触被称为刺绣“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与“非遗”传承人一起进行古法造纸技艺的体验……探访团一路实地采访、亲身体验,用心记录、用功创作,打造出一批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精品佳作。

  “傍晚时分,寨子里升起炊烟,生火做饭,怡然自得。这是没有被商业化的侗族村寨,原住民在河里洗罐子洗衣服,婆婆们将头发高高盘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时而咧嘴笑起来……”央视记者潘婷在采访中真切感受到“非遗”的美好。正如《赓续文脉好传统 传播对接“新常态”》一文所评论,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文脉既是蕴藏过往,也昭示未来。它是以精神为基础,以历史为支柱,以文化为穹顶,汇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集大成的表达形式,最终感染和温润一方水土的人们,同时也向海内之友传递出共享文明的积极信号。(本刊记者 刘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