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华龙网秉承“放眼全国,落地重庆”报道理念,深刻领会报道主题的背景、意义,着重结合本地实际,深耕地方元素,通过重庆的“点”、反映全国的“面”

    10月23日,华龙网记者采访十九大代表。图/本刊图片库

  每一次重大主题报道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考验如何将重大主题宣传与自身特质相结合,拓展传播的宽度、维度,在融合创新中实现提升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价值。各媒体也在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着采编人员的创新求变意识,并探索融媒体技术的提升,使其服务于舆论宣传工作,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华龙网作为党网、重庆新闻门户网站,一直致力于发出主流“好声音”。谈及华龙网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十九大报道,华龙网总裁、总编辑李春燕表示,华龙网秉承“放眼全国,落地重庆”报道理念,深刻领会报道主题的背景、意义,着重结合本地实际,深耕地方元素,通过重庆的“点”、反映全国的“面”。

  战略高度重视 战术巧妙配合

  《网络传播》:在会议召开前,华龙网是如何为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进行预热的?

  李春燕:“多点一线”的报道思路指引我们提前燃爆舆论场。“多点”为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重点突出“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喜迎十九大”“十九大时光”等主题宣传;“一线”则是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展现党中央对重庆的重视关怀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网络传播》:作为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华龙网对于十九大报道是如何布局的?李春燕:如此重要的报道任务,必须是战略上高度重视、战术上巧妙配合。十九大的报道是宣传系统的首要大事,也是华龙网的首要重大政治任务。在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的领导下,我们的一切部署均是围绕全面、安全、有序、精彩地做好相关报道工作来开展。战术上,我们采取了“精挑首席驻前方,精尖力量后方撑,全员参与共联动,媒体融合全贯通”,严格把控点滴细节,严密落实相关部署。前方采访团参与记者都是华龙网的首席文字记者和首席摄影记者。而后方是一个分特色板块的报道小组,如PC组、融媒体组、原创组、技术组等,多方面、全方位,从内容到渠道,从技术到安保,安全、有序、精彩地呈现报道亮点。前后方整体、有序地联动,从集团主要负责人到一线采编岗员工,上下齐心、众心一致,将十九大重要报道工作做好。最后就是一花独秀,多点开枝散叶,充分利用华龙网PC、客户端、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渠道,并融入提升用户多种新闻体验感的技法,呈现出多个值得一提的亮点作品。

    新锐创意表达 媒体融合贯通

  《网络传播》:华龙网推出了哪些独具特色的融媒体产品?如何做到全媒体宣传、立体式展现十九大会议内容?

  李春燕:十九大报道中,华龙网内容生产保持“1+N”模式,即每天保证1个融媒体精品,N条其他形式稿件配合,用新锐创意表达新时代,多形式唱响十九大好声音。十九大期间,华龙网保持每天重点推送一条融媒体作品,并配合多条文图、视频稿件,其中有《你关心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里都有解答》H5,设置各个人群关心的问题,较强的互动性和画面感让受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参与的氛围;《我穿越了中共党史重大现场,被“重庆”客户端点赞》,由“重庆”客户端联合《人民日报》等多家党媒客户端联合推广,通过动漫、音频等方式,用互动的方式让用户一键穿越,览遍中共一大、遵义会议等中共党史重大现场,给党献礼,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网络传播》:在此次报道中,华龙网前后方是如何进行联动传播的?李春燕:会前特别成立了“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领导工作组,由集团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总协调,分管新闻采编的负责人任总执行,具体负责采编调度。设立工作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成立项目小组,各小组统一筹划,分工协作,负责内容、报道、技术等各环节。同时,在采编人员队伍上,比以往人手增加了3倍,分别进一步严格采编发审纪律,强化7×24小时值班制。报道中,在重报集团党委领导下与集团“中央厨房”机制打通,实时将现场的各种素材传回后方,与“中央厨房”联动合作,让我们后方制作团队体能够身临其境,而这种亲临感又带动我们对素材进行筛选和深度加工,制作出手绘、动漫、RAP、VR等融媒体作品。

    媒体深度融合 完善宣传阵地

  《网络传播》:除了及时报道大会动态,华龙网在此次十九大报道中是如何发挥地域优势、发出“重庆声音”的?

  李春燕:内容上,全面吸纳重点突出。我们重点做好重庆代表团及代表们,尤其基层代表的参会情况、风采展示的原创报道,如大会期间持续推出重庆代表系列访谈,并在重庆团开放日之后迅速推出H5作品《全球媒体聚焦重庆关心这些事》。渠道上,发挥多平台立体传播优势。十九大专题除在华龙网PC端首页呈现外,积极利用“重庆”客户端首页开设十九大专区,并发挥微信、微博、手机报、数字屏等华龙网独具的媒体渠道优势,将十九大相关报道辐射开。技法上,加大融媒体技法运用。本次报道中,特别设立融媒体小组,广泛收集资料进行整合编辑,让耳熟能详的新闻内容拥有耳目一新的呈现方式,如十九大报道作品《中国新时代愿景 就在这部动画里》,以手绘、动画、街采、RAP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充分描绘十九报告中对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愿景。

  《网络传播》:在此次十九大报道中,身为地方新闻网站总编辑,你收获了哪些宝贵经验?李春燕:网络媒体自带的新闻传播特性和技术媒介属性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因此,在如此重要的报道中,迅速成为生力军不足为奇。网络新闻宣传可以充分发挥其天然属性,用更为快捷的传播速度、更为酷炫的传播形式、更为广泛的传播渠道进行新闻内容的扩散,达到立体式、辐射性效益。因此,在面对类似报道任务重、议程安排紧、内容信息大的报道工作中,它的传播呈现快、炫、广的优势。同时,对比传统媒体内容产品,网络媒体在作品深度和厚度上要欠缺一些。华龙网近些年也在积极做尝试,今年两会期间试水“中央厨房”机制,就是在解决网络新闻宣传和传统媒体宣传各自为政的问题,积极利用媒体深度融合手段,打破“报、网、端”形成流媒体,真正做到“融的是理念和制度,合的是方法和手段”,这样将挑战化成机遇,共同携手前行。

  十九大报道融媒体产品链接

  方言口播+文图 《“早”听十九大》

  10月18日起“重庆”客户端“新闻早点听”栏目推出十九大特别版《“早”听十九大》,通过地道重庆方言口播+文图形式,对前一天十九大有关信息进行总结、梳理,对当天的会议议程做出预告和介绍,每天内容各有侧重,紧跟宣传重点。每天早上,用最熟悉的方言,把网友“耳朵叫醒”,让华龙新闻温馨陪伴,对国家大事随时掌握。

  短视频《为新时代打call:我爱你,中国》

  10月25日推出的融媒体作品《为新时代打call:我爱你,中国》,集合RAP、街采等元素,从小切口、小角度展开来表现宏大主题,展现普通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前景的期待。鲜活生动的新闻形式,摆脱了文字的冗杂与生硬,向网友展示了一个不断创新、谋求转型发展的中国。作品依托华龙网PC端、“重庆”客户端、iH5等平台发布,同时被多家主流媒体及省级媒体转载,发布首日点击量超过10万。(文/记者 孙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