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圆滚滚的!”“它吃竹子的样子真可爱!”“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四川站媒体团1月22日来到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引发记者编辑们阵阵欢呼,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拍照。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上世纪80年代,一批特殊的“贵宾”——6只大熊猫来到成都市北郊斧头山上一个5公顷的苗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由此诞生。30多年过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四川站活动在成都启动。活动首站,记者编辑们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深入了解“国宝”大熊猫的成长状况。图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李旭 摄

  走进大熊猫基地,四周翠竹葱笼,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山野风光和人工景观巧妙融合。在精心布置的园区内,多只大熊猫慵懒地坐在地上,抱着竹叶和竹笋啃食起来。

  大熊猫“芝士”与“芝麻”在基地可谓是大名鼎鼎,它们伶俐可爱的身形很受参观者“追捧”。两只大熊猫2017年4月24日出生,是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诞生的第一对双胞胎幼崽,也是2017年全球第一对新生圈养大熊猫双胞胎。

  通常情况下,野外生存的大熊猫如果生了双胞胎,只能养活一只,但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丰富的胎育幼研究经验使产下的大熊猫双胞胎幼仔都能存活。这两只大熊猫从2017年出生时只有100g,现在已经长成超过了20公斤的小圆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员介绍,“芝士”和“芝麻”目前都非常健康,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都不错,每天能吃很多食物。

  作为2017年新生的第一只大熊猫,“芝士”被任命为基地2017级熊猫“班长”,它似乎特别喜欢和“同班”女熊猫玩耍,还时不时走到橱窗前与观众们互动,经常逗得游客哈哈大笑;而它的弟弟“芝麻”大多数时间处于不同角度的“卧躺状态”,要么侧卧、要么躲在垒砌的山石后睡觉。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图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参观者给大熊猫拍照。 李旭 摄

  一位来看大熊猫的孩童将爸爸的手机举过头顶抢着拍照,因拍到了一张“芝麻”睡觉的萌照而开怀大笑。孩子家长对记者编辑们说:“我经常带孩子来这里参观,这里熊猫的数量每年都会增加,这一次来相比去年又多了11只。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成都是大熊猫的乐园,或许是因为熊猫,全世界人关注了我们四川,把眼光投向了成都。”

  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攻克了圈养大熊猫人工饲养、繁殖、育幼、疾病防控和种群遗传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图片里的陈旧设备,曾经为大熊猫繁育研究作出贡献。 李旭 摄

  据介绍,基地研究领域涵盖繁殖生物学、保护遗传学、胚胎工程学、营养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其中大熊猫双胞胎育幼研究使大熊猫幼仔成活率从上世纪90年代前的34%提高到90年代后67%。此外,基地还拥有圈养大熊猫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和大熊猫超早孕诊断研究,人工授精技术将大熊猫产仔率提高了11.2%,超早孕诊断研究首次实现了大熊猫着床前妊娠诊断,将大熊猫人工授精次数从3.46次降到1.46次。

  “截至2017年10月,我们这共繁育了166胎、255仔,现存184只大熊猫。目前,在未从野外捕获一只大熊猫的情况下,园内已有大熊猫97只,野放中心13只,国内其他动物园展出42只(不含成都动物园4只),国外20只(美国4只、日本8只、加拿大2只、西班牙4只、法国2只)。我们的宗旨就是要让“国宝”大熊猫健康成长,更加开拓和升华大熊猫这个文化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网信网 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