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安徽站首站来到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探寻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喜人变化。

  1978年11月24日的冬夜,小岗村。“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这一按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小岗村从此闻名全国。

图为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资料图)

  这份“冒死”按下的红手印契约已经陈列在国家博物馆,是小岗人“敢想敢做、敢为人先”改革精神无声的记录者。今天我们行走在小岗村,是小岗人改革再突破、振兴再出发的新时代记录者。

    “农家乐 乐农家”:严金昌的小岗梦

  “大包干实行了一年多,家里的粮食多得想都不敢想。”作为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回忆起当年那个夜晚仍激动不已,现在他将自己手中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当年搞‘大包干’是为了吃饱肚子,把土地分到户才能把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有饭吃。现在集中起来流转是为了让大家伙儿更富。”严金昌说。

  如今,开起农家乐的严金昌,住上了洋房,开上了汽车,吃穿不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小岗视察时到我家了,总书记的肯定鼓舞了像我这样开办农家乐的农民,坚定了我们发家致富的信心。咱家的厨房干净卫生,好多蔬菜都是自家种的,龙虾、黄鳝、泥鳅都是野生的,咱一定要把农家菜做好,把农家乐办好。”说起自家的农家乐,严金昌滔滔不绝。

  谈及未来的打算严金昌满怀憧憬地说:“小岗到2020年要打造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村民幸福的新小岗,这是我们的小岗梦。我自己下一步打算扩大农家乐的规模,接纳更多客人来小岗村,为小岗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出打工不如返乡创业:殷玉荣成致富带头人  

  殷玉荣早年在凤阳、明光等地水泥厂当过工人,当过快递员,跑过运输,2012年回家创业。“以前在外面打工时,看到村里人在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按捺不住回小岗创业的想法,我想回家带动家乡的姐妹,干点事情。”殷玉荣说。

  从2012年养殖场开办到现在,因为缺乏养殖技术殷玉荣遇到许多的困难。2015年底,她养殖场的二三百头猪突然不吃不喝,急得她整夜睡不着觉,县畜牧部门技术人员现场查看后,给她提出治疗的建议。“当遇到困难时,我常常想起,当年那么恶劣的条件,父辈们都敢想敢试、托孤单干,我也没什么怕的。”殷玉荣这样说。

  如今殷玉荣通过养殖成为致富带头人,她养殖的猪每年出栏800头左右,销往凤阳、定远、合肥等地,收入可观。

  殷玉荣并不满足于此,她说:“我创业的梦想就是自己富起来的同时,帮助更多的人致富。”现在,在她的示范带领下,小岗村周边梨园等地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她毫无保留地向他们提供技术咨询。

  从红手印到红证书:程夕兵念活土地致富经

    图为“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安徽站媒体采访程夕兵。中国网信网 殷荧 摄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凤阳县被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小岗村民成为首批领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红证书的人。当时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很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或在当地从事二三产业,导致农村的土地大量荒芜,在这种大环境下“谁来种地”是小岗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小岗村委会副主任,程夕兵当仁不让。“我是农民,又是党员干部,在土地集中经营上我就要起带头作用。种庄稼关键要懂科学种田,我有种地的经验,只要用心、勤快,肯定能干好。”

  程夕兵说干就干,他多次走进农户家中进行沟通,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平整。流转土地后,他通过自筹、优惠贷款购买耕种、收割设备。从村委会到田间地头,程夕兵在这两点一线间不停地奔波着、劳动着。

  程夕兵靠着集中经营的500多亩土地,2016年纯收入25万元,2017年上半年利润达30万元。他说,今后想发展现代化、标准化农业,打造一个农业产业链,从粮食种植、到烘干、加工、再到消费者的餐桌,实现一条龙的服务,让每个人吃上绿色放心的粮食产品。

  从土地来,到土地去。土地不仅解决了小岗村农民温饱,更给小岗村农民带来了骄傲。从偷按红手印到喜领红证书,小岗村在中国农村改革历史进程中再次勇立潮头。程夕兵给想要走出这一步却不敢行动的人树立了敢想敢做、勤劳致富的榜样,把一块块农田打造成活力澎湃的热土,念活了土地集中经营的致富经。

  40年前,小岗人按下“红手印”,以改革求温饱;今天,小岗人接力改革越过“小富即安”,蓄力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养殖业……新时代下小岗人正用行动描绘新蓝图,实现小岗梦!(中国网信网 殷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