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亲历时代交替,新闻网站记者是幸运的。改革攻坚的壮丽史诗,社会进步的风起云涌,新闻网站记者参与着、见证着,更用手中的笔记录着。在第十八个记者节到来之际,回望这一年走过的路,为那些奋斗故事点赞打call。

参加“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的新闻网站记者在重庆涪陵页岩气田采访

  栉风沐雨,用热血担当回应时代感召

  这一年,新闻网站记者随时“出征”,用身体力行诠释着这个道理:好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从隆冬严寒到盛夏酷暑,从遥远边疆到繁华都市,从深夜书桌到颠簸路途,哪里有需要宣传的新看点,哪里就有新闻网站记者赶赴,哪里有值得挖掘的好故事,哪里就有新闻网站记者驻足。

  欣赏最美的风景,常常需要艰辛跋涉。同样,最好的报道也需要抵达最近的地方,听见最真的声音。参加“同心共筑强军梦”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的新闻网站记者跨越大半个中国,从祖国最南端的陆军连队——东瑁洲模范海防连,到最东端的武警中队——武警黑龙江总队佳木斯支队抚远中队,零距离体验战士们的生活和训练,带着泥土和汗水的作品不断刷屏网络,掀起强军兴军热;参加“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的新闻网站记者伴着汛期的雨水在半月内走遍长江沿线11省23市,将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经验传播到大江南北;参加纪念“三个90周年”网络媒体主题活动的新闻网站记者追寻先辈的足迹,冒着近40度的高温爬山前往会昌战役遗址,将红色精神和发展新貌带出老区,感染更多的人。

  这一年,新闻网站记者立足时代需求,牢记职责使命,在一个又一个采访活动中,围绕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国防建设、脱贫攻坚、老区振兴等诸多重大主题撰文著述,为这个时代留下注脚。

  7月20日,“同心共筑强军梦”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探访团走进驻扎粤西的海军陆战队某旅, 图为陆战队队员演示轻武器射击要领。网络传播杂志 马冉冉 摄

  百舸争流,用危机意识夯实融媒报道

  这一年,新闻网站记者加大创新报道力度,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随着竞争的加剧,新媒体采编技能已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工作必备”,各家新闻网站的记者们似乎都感受到了全面掌握多种报道手段的紧迫,大家在拼时效、拼写作的基础上,还比拼起了技术、创意和脑洞。

  在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中,人民网记者刘云通过移动直播的方式与观众分享凌晨3点祖国的第一缕阳光,完整呈现“太阳、国旗、哨位”三点一线的壮美景象;央视网记者刘春妍用VR设备报道基层官兵的日常,带给观众更加直观和震撼的体验,推出《快上船,一起去看武警官兵如何快速水上救援》《坐交通艇、穿港珠澳大桥,看看连队的“家”》等多个VR视频作品。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中,中国经济网记者董家朋用多个航拍视频记录内蒙古辽阔壮美的景色,拥有无人机执照的董家朋,已累计飞行超过500个小时。

  这一年,在采访现场,“全副武装”的新闻网站记者变得越来越常见,拍摄剪辑视频、VR全景、移动直播、无人机航拍,从设备的熟练操作,到素材的调整搭配,大家开启头脑风暴,多层次、多角度呈现报道内容。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中 央广网记者用手机进行直播

    刻骨铭心,用心灵蜕变滋养职业情怀

  记者有更多机会去洞察世事,体味人心。因此,这份职业总是与情怀相伴。即将过去的一年,新闻网站记者在众多采访任务中完成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历练,怀揣赤诚,脚踩大地,将自己融入采编工作,充盈了内心,打动了读者,字句之间,凝结的是真挚,昭示的是热忱。

  一次采访可以深埋烙印,撼动心灵。新华网的梁甜甜在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结束后说:“从一个强军梦的旁观者到记录者,我用了六天时间,完成了心灵上的蜕变和精神上的‘入伍’,这像一次重生,毫无声息却足以撼动心底。”

  一次采访可以引发深思,提振信心。央视网记者何川在参加完“共舞长江经济带”主题活动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实体经济整体低迷是社会人士普遍的感受和判断,走过长江,我们却在长江边一砖一瓦、一座座小镇间见到了实业兴邦的又一个春天。江水清,百业兴。”

  一次采访可以明确认同,坚定信念。“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开幕以来,中国新闻网记者让宝奎去过九次,他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认同:“把我们亲眼所见的中国好故事讲给世界听,是记者这个职业最大的幸运。”

  截至11月7日,持有新闻记者证的新闻网站记者已达1151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新闻网站记者有理由自豪,有责任坚守。以新风貌开启新征程、以新作为创造新辉煌,不忘来时路,逐梦再出发。(中国网信网 郭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