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西畴县是云南省石漠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县以“生态西畴”建设为目标,在石漠化地区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生态保护工程,实行“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2011年以来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40.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44%提高到了2016年的53.3%,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0元,增速为全州第一。

  西畴县老伙菁村经过石漠化综合治理,荒坡变成了耕地,村容焕然一新。 经济日报记者 张曙红摄

  盛夏时节,记者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采访石漠化治理。光秃秃的大山,漫山遍野的石头,这是记者对石漠化地区的想象。而当车驶入西畴县境时,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意料:草木葱茏,翠峰如簇,壮美与俊秀交融的喀斯特地貌俨然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在这个典型的石漠化地区,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石头缝里求生存

  在西畴县,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这是当年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西畴县地处文山州中部,是云南省石漠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最恶劣时,75.4%的土地呈现石漠化状态,一方水土已不能养活一方人。

  要想在石头缝里求生存,西畴人面临两道绕不过去的坎:一是搬开石头造地,二是打开石山修路。

  蚌谷乡木者村摸石谷,是全县最早开展石漠化土地整治的地方。记者看到,这里的田埂边栽种着果树,台地里种满了玉米。而在几十年前,这里满山满谷都是石头,看不到几棵树。54岁的木者村党总支书记刘登荣提起当年,感慨良多:“地里产的不够吃,村民长期拎着口袋四处借粮度日,日子苦不堪言。”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木者村300多个村民走进摸石谷,用土制的火药点燃炸石造地第一炮,治理出几百亩土地,基本解决了温饱。”刘登荣说。

  木者村的做法很快在全县推广开来,群众纷纷自发开展石漠化土地整治,建起了一处处台地。在接下来近30年时间里,农田整治建设从未间断过。

  出门就见悬崖,回家要爬大山。路,是石山深处农民最深切的期望。“路通了,就不难了,日子就好过了。”这是西洒镇岩头村村主任李华明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他们的进村路前前后后修了12年。

  岩头村坐落在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周围全是悬崖峭壁。“想下山,得从崖边的梯子路爬下去。”李华明说,以前进出村的物资都需要人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2003年,李华明决定带领全村15户人家修通进村路。

  然而,修路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悬崖下有农户、高压电线,只能用最原始的设备在岩石上一点点地凿。修路之初,有人对李华明放话:“如果你能把这条路修通了,我拿手心煎鸡蛋给你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1月,在政府的支持下,岩头村终于修通了最后一公里进村路。今年4月份,又修了400米的环村路。李华明说,“以前,祖祖辈辈没见过汽车开进寨子里。现在,每天都有车子进进出出。村民都翻盖了房子,生活有了盼头”。

  一条条狭长小路,在群山之中蜿蜒,连接起各村各寨。目前,全县1778个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100%,村民小组进村主干道路面硬化率91%,计划2018年实现100%硬化。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看似简单的话语,记录着西畴人石头缝里求生存的艰难历程,成为激励后人接续奋斗的“西畴精神”。

  综合治理求发展

  在与石漠化的长期斗争中,西畴人萌发了对良好生态的渴望,坚定了对绿色发展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西畴石漠化治理也进入了“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干净笔直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楼房,硕果累累的柑橘园,清冽甘甜的山泉……走进兴街镇江龙村,抬头即见山林葱绿繁茂,云雾环绕在山间,好一幅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美景。

  江龙村坐落在山洼中,正是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受益者。以往,村民用“山顶剃光头,山腰拉肚子,山脚盖被子”形容周围的大山。“那时,村民环保意识差,山上树木被砍光,山间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越来越深,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江龙村退休老教师刘超仁说。

  为了让大山重新绿起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江龙村村民开始上山种树。近年来,江龙村把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农村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给“山顶戴帽子”,在山顶人工造林;给“山腰系带子”,在山腰种植经济林;“给山脚搭台子”,在山脚搭建台地,将山上雨水冲落的石头泥土接住,建成可以利用的耕地;“给平地铺毯子”,在山沟农田里种植经济林、农作物等。

  “现在变样了,村容整洁,荒山荒坡得到绿化,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刘超仁高兴地说,“我们打算把好的传统形成村规传承下去”。

  兴街镇三光片区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示范区,记者看到,山坡上的猕猴桃、李子树、桃树、梨树长势喜人。一层层梯田从山腰排到山脚,一条条用于灌溉的胶管在地上纵横交错。“打开开关,胶管里就流出水为树苗进行‘淋浴’,节省人工,也节约水资源。”兴街镇党委副书记李文发说。

  据介绍,2013年以来,县里在兴街镇三光、拉孩、老街、安乐、戈木、甘塘子6个村规划了2万余亩的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对“山、水、林、田、路、村”进行统一规划和整治,同时探索产业发展、水务管理的新机制。“整个片区已完成1.9万亩的土地整治,新建公路40公里以上,建起10万立方米的小水坝,41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输水主管道40公里。”李文发说。

  当荒山披上绿装,田里种满作物,村容整洁有序,饮水取水也不再困难,大山之中升起新的希望。

  精准扶贫奔小康

  5年来,循着“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模式,西畴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优势正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曾经深陷贫困的山里人开辟了新的致富路径。

  在江龙村的果园里,挂满枝头的橘子和柚子绿得发亮,果香扑鼻。刘超仁告诉记者,当年,他和6户村民一起将红河州建水柑橘引种过来,经试种发现这是一条致富好路子。“现在村里家家户户种柑橘,全村果园面积已增至420余亩。村里的农户,年均收入能达到4万元,高的有10万元。”

  在兴街镇者保村凯明李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很多社员鼓足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栽李子树既能绿化荒山,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丰产期的李子树每亩能收入7000元左右。”合作社负责人赵凯明说,“李子销往昆明、贵州、湖南等地,也出口越南”。如今,干劲十足的社员们正憧憬着在东南亚市场闯出一片天地。

  在拉孩村,看着长势良好的农作物,村党总支书记刘丕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土地治理好之后,村里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群众种烤烟、三七、核桃等作物,去年村民人均收入增加到7300多元。看到家乡发展得这么好,在外面务工的人也都回来了”。

  石漠化地区的人们如何摆脱贫困,是困扰着几代人的难题。如今,随着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人们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憧憬。

  “没有石漠化治理,脱贫就无从谈起。”在谈及石漠化治理与精准扶贫的关系时,西畴县委书记蒋俊说,“我们所做的土地整理、水利建设、产业发展等,最终目的就是精准扶贫”。

  为加快脱贫步伐,西畴县努力尝试了各种办法,推行“社信合作、社企合作、社员合作、劳务合作、消费合作”五种合作发展脱贫模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引来脱贫发展的“活水”。去年全县实现2个贫困乡镇、12个贫困村、1495户5600人脱贫退出,贫困人口减少到1529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42%。

  在兴牧牧业有限公司惠牧生猪养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帮扶贫困户,公司已吸纳2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入股5000元,每户每年可获得股份红利。公司还把西畴农特产品定点派送业务销售收入5%的红利分给入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今的西畴,山头绿起来了,村庄美起来了,群众富起来了。老百姓说,奔向全面小康的路越走越有希望了。(张曙红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