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首《滕王阁序》,让南昌的滕王阁声名远播。历史没有褪色,今天的南昌依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长江经济带上一颗璀璨明珠。近日,参加“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网络主题活动的队伍探访了南昌高新区,了解南昌高新区如何长远规划,以生态名片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在南昌安家落户。

艾溪湖湿地公园航拍图(东方网 刘晓晶 摄)

拒短期利益 为城为民添绿地

  南昌高新区北临赣江,西接青山湖,内含艾溪湖及瑶湖两个天然湖泊,可谓“一江相邻、三湖相间”。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独特的生态资源?具体方案一搁置,就是十余年。

  据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邱垚介绍:正是因为深知辖区内这些生态资源的重要性,所以相关的规划决策才会慎之又慎。艾溪湖周边的土地被划批为建设用地,这些年不断有人提出建湖景房,不少企业也慕名而来,但都没有获得许可。直到2007年,辖区内的水域开发利用方案终于落地——建艾溪湖湿地公园!

  “开发区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也因为江西人始终对“水”怀有一种朴素的情感。”邱垚补充到。经过6—7年的规划建设,4.6平方公里的城市低洼地艾溪湖摇身一变,成了占地2600亩的艾溪湖湿地公园。盛夏的湿地公园,青草铺地,绿树正茂,白鹤在岸边翩然起舞,天鹅在水中引颈高歌。沿绿道穿越公园,不见任何商店和娱乐设施,工作人员解释称:“我们坚持生态价值优先于景观价值和商业价值,为的就是给市民一个宁静纯粹的绿色空间。”整个公园并无太多人工干涉和刻意雕琢的痕迹,像是在讲述:自然,就是大自然最美的样子。

艾溪湖也是候鸟天堂,为有效维护候鸟的生存空间,开发者提出一个特殊措施:湖岸和湖心岛屿之间不建通道,实现“人鸟分离”,让鸟在岛上安稳栖息,人在岸上安静观赏。

公园工作人员邹进莲给黑天鹅喂食(中国网信网 郭子涵 摄)

  “我们保护好环境,候鸟才会来,不仅要留住它们的心,还要留住它们的后代。”艾溪湖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邹进莲如是说。会计专业出身的她,毅然放弃国企安逸的工作,从鄱阳湖一个孤岛上的鸟类救助站到艾溪湖鹤园,一坚守就是七年,只为心中那份保护自然亲近候鸟的执念。她说自己是鸟儿们的“保姆”和“保镖”,而在她的同事们眼中,她是能“与鹤共舞”的奇人。

  推理念统领 独树一帜创样本

  南昌高新区的开发与保护正由西向东不断推进,经历了“青山湖时代”和“艾溪湖时代”之后,正在进入“瑶湖时代”。为明确发展方向,高新区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打破“产业孤岛”效应,走科技、产业、生态、城市四位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以瑶湖为中心,首创并践行“圈层式”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底色和根本途径,探索出一条生态环境和产业经济互动融合的绿色发展新路。

  圈层的第一层为临瑶湖100米至500米核心区域,规划为环湖生态景观及休闲区;第二层为近湖区域,重点布局研发机构、企业总部;第三层为远湖区域,规划为商业配套设施、人才公寓、体育运动中心等;第四层为外围区域,规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南昌高新区的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制造、软件服务外包等专业园区。

  据高新区工作人员介绍:“圈层式”规划的优势在于,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城市功能配套为辅助,推动科技、产业、生态、城市融合发展。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落户中,高新区以“坚持实践循环经济和发展生态工业”作为立园之本,始终坚持“绿色招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做法。在每个招商项目的洽谈、考察、落户、土地挂票等关键节点上,都组织团队或专家对进行详细调研论证。一旦发现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项目,无论有多大的经济利益,一律予以否决。

南昌高新区园区航拍图(东方网 刘晓晶 摄)

  亮生态名片 良木引良禽来栖

  通过几年的扎实建设,南昌高新区已成为中部首家被科技部、环保部等批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的开发区,并被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生态环境已成为南昌高新区的品牌,也是招商引资的闪亮名片,跨国公司和高科技企业主动上门,“环境招商”蕴藏着巨大吸引力。

  目前,南昌高新区集聚各类企业60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共计300多家。重点打造了以航空制造、光电、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成为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为国产大型客机C919提供前机身和中后机身的洪都航空、因研发“硅衬底高光效GaN 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唯一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晶能光电公司等,都坐落于此。

  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通过“绿色”的生态文明来促进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再拿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受益来反哺绿色生态,让三者和谐共生,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南昌经验”值得分享和借鉴。(中国网信网 郭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