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如何实现?生态污染如何治理?为了探寻答案,6月29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网络主题活动媒体记者一行来到重庆长寿。

  嘉宾参访长寿湖六角亭。 记者 石涛 摄

  长寿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约10万亩),库容10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区203个形态各异的岛屿星罗棋布,岛汊交织,波光涟漪,美景怡人。

  据介绍,1991年以前,长寿湖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Ⅱ类—III类,呈现较好的水环境质量,后来,为了开发长寿湖渔业资源,湖区逐步推行了网箱网栏养殖。同时,湖区周边流域工业、生活、面源、禽养殖等污染也逐渐突出。

  长寿湖如今水质大为改善。记者 石涛 摄

  “最差的时候,牛到湖边都不喝水。”长寿湖综合执法大队队杨俊伟描述到,90年代以后,网箱网栏养殖在长寿湖大幅度增加,为了增收,农民大量采用肥料养殖,湖水水质严重恶化,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水质掉落到劣V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彻底解决长寿湖污染问题,长寿区政府多管齐下,全面出击。记者了解到,2004年,长寿湖流域全面取缔了网箱网栏养殖方式。为了解决工业污染源,自2009年以来,长寿先后关闭了龙溪河流域李记食品厂等4家重污染企业,完成流域内9个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率达到98%。

  长寿湖如今已成为热门旅游景区。记者 石涛 摄

  “生态环境破坏,我们还要用生态治理来应对。”长寿湖管委会副主任陈路说,近年来长寿湖不但在湖边进行植树、植草等环境养护工程,还在湖中大量养殖白鲢、花鲢等能够净化、清理水质的鱼类。2012年,长寿湖管委会开始有计划地将湖区居民进行生态搬迁,使得湖区生活垃圾污染源大幅度减少。

  此外,长寿区还建立流域清漂长效机制,并每季度与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召开流域污染治理协调工作会议,进行跨境污染联合查处、共同治污。

  据悉,自2011年以来,长寿区先后多渠道投入资金近19亿元,通过实施生态安全调查、规范水源地建设、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移民等6大类52个工程,长寿湖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长寿湖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局部区域达到了Ⅱ类水质,湖区及其周边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修复。今年1月到5月,长寿湖吸引了140万游客前来钓鱼、游泳、赏花,生态治理后的绿水青山让这里焕发出新的光彩。(记者 姜力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