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在杭州G20峰会现场采访。供图/浙江在线

  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环境中,主题报道有着无可替代的传播地位。它能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推动上发挥作用,也是党和政府声音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主流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重要体现。

  网络媒体做好主题报道,不仅能为自身赢得主流话语权加分,也能提升在网民心目中的地位,更是对增强“四个意识”展开的实际行动。采编人员通过主题报道来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这也是成长为优秀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必经之路。

    题材争取“高大上”

  主题报道特别是重大主题报道经常涉及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其政策性、引导性强,相比普通事件性报道,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种“高大上”不仅体现在其呈现给受众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常出现在报道的具体操作环节。对于众多网络媒体而言,“高大上”不仅是主题报道自身拥有的特征属性,也是其不断追求的定位。

  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原则,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必须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上下功夫,其形式之一就是参与主题报道,这也是在网络媒体加强网上红色阵地建设的需要;从网络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中的党报党刊党台拥有丰厚的党政资源,参与做好主题报道能够帮助自身获取这些资源,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网民受众群体中塑造主流媒体的形象。

  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受到全球媒体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定位于主流媒体的各类新闻网站高招迭出。作为峰会东道主所在地的新闻网站,浙江在线从峰会倒计时100天就启动报道,先后策划推出了100多组图、文、视频专题及H5产品。尤其是《Hi浙江·驻华使节访谈》《创新之城的国际化面孔》《世界舞台上的浙江乐章》等系列报道,不仅将视角放眼到全世界范围,还将各国驻华使节邀请到镜头前,让地方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带上了一些“国际范儿”,也更好地契合了世界会议的新闻影响。

    表达力求“接地气”

  自进入Web2.0时代以来,网络媒体的兴衰很大程度上要由用户来决定,其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要考虑网民的喜好。在很多时候网络媒体必须要放低身段,和网民“打”成一片。

  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力推的重要举措,关乎众多市场和企业主体持续发展的自身改革,也是近年来的网上热点话题之一。新华网的评论文章《政府敢啃“硬骨头” 市场才能有“肉”吃》以平实、生动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运用排比、类比、隐喻等手法,对相对专业枯涩的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等进行评析,其表达方式符合网络媒体语境下的受众阅读习惯,发布后被近百家网络媒体转载,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好评。

  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采用接地气的讲述手法,不仅能让网民读懂枯涩的专业内容,也能增加用户的访问兴趣,助力新闻产品的网络传播。2014年2月,千龙网发布了一组《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图表新闻,使用原创卡通动漫形象,对习近平总书记自履职以来的出访、会议和调研等情况进行一一展现。漫画这种平民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严肃的时政新闻中,准确地诠释出总书记放下身段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形象,让大家感到新鲜又亲切。

    视角需要重“草根”

  在当前“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网络环境中,遍地的“草根”既是网络媒体的主要受众,也是相互争抢的用户资源。“高大上”的主题报道不但不能忽视网上的“草根”,甚至还要千方百计贴近“草根”用户,想方设法带上“草根”元素。

  主题报道大多贯穿着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宣传精神,往往题材宏大、声势浩大、篇幅庞大。为了做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国文明网的《好人365》将落脚点放在一个个平凡人的身上,立足“草根”视角,通过关注普通人的普通事来一点点挖掘出其背后的高尚精神,将可学习、可效仿的“好人”形象清晰地勾勒出来,引发了网友的共鸣。

  站在网民的角度来把握主题报道,以普通人的眼光来透视重大命题,用身边鲜活的实例来表现中心思想,就容易给受众带去同频共振的心理感受,不仅能让报道入眼入耳,更能做到入脑入心。

  除了让网民与报道联系起来之外,如果还能借助报道解决问题,就会得到更多网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宁波网自2002年开始推出“对话”专栏,让普通网民与嘉宾进行互动沟通,以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节目立足普通网民立场,考虑群众心理,关注“草根”声音,页面日均点击量保持在60万人次以上,最高点击量达到330万人次,成为了该网站的品牌栏目。

  呈现立足新技术

  主题报道由于其重要性和关注度,一贯以来被传统媒体视作“主战场”。借助各种新技术,网络媒体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将宏大而严肃的主题进行生动地网络化包装,就能达到传统媒体所无法实现的呈现效果。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报道中,浙江在线派出拍摄团队,运用360度全景摄影、VR全景视频拍摄、VR空中全景航拍等手段,在近一周时间内取景超过1500张高清图片,并通过航拍拼接技术逼真还原了俯拍得来的水乡风情,借助后期制作在网页上加入了导航链接,最终在网上以720度无死角的高清全景方式再现了富有韵味的千年古镇风貌。该作品不仅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报道的一大亮点,也成为参会嘉宾们体验乌镇风貌的重要渠道和网络指南。

  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让主题报道“活”起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主题报道中,华龙网多次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将人们拉回到70年前的抗战时期。

  新技术新手段的有效运用,不仅使得主题报道中的人物和事件更为形象生动,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也满足了网络媒体受众求新求奇的口味,更贴近互联网的传播规律。

    平台讲究融媒体

  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应用,加之各类传播渠道的拓宽,网络专题已不再是内容呈现的专属高地,移动客户端、社交微平台等也在逐渐发力,融合传播成为新的趋势和方向。

  2017年被称为深度融合元年,不少网络媒体将各种融媒体技术运用到主题报道中。比如,新华网2017年全国两会网络专题定名为“融媒体专题”,集纳了特稿、图解、视频、访谈、互动等多种表达方式,并为手机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等设置了入口。

  融媒体时代要做好主题报道,网媒采编人员面临的挑战更大、要求更高。网络媒体除了要在网页上与同类媒体一较高下外,还要考虑移动端的呈现和表达,兼顾纸媒端的协同,熟悉不同端口的传播特点。

  融媒体发展还能对网络媒体采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网络传播带来更大的空间和可能。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叙事、社交化传播……融媒体的手段正成为越来越多网络媒体进行主题报道的“标配”。

    把精心采制的充满泥土气息的新闻内容,站在民生视角进行重新编排组合,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再加工,最后按照产品特点分类包装上传到不同平台,一个个网络爆款产品就不断应运而生。(叶海: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数字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