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网络安全既需要抓住未成年人这个主体,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展课程教育、技能培训、安全竞赛、公益活动,使孩子们从小争做有高度安全意识、有文明网络素养、有守法行为习惯、有必备防护技能的中国好网民,从根本上增强他们明辨、识别、抵制和远离网络威胁侵害的内功。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网络空间未来的主要建造者和参与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指出,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显而易见,只有从小为未成年人提供和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成长环境,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好网民,于此也才能筑牢网络强国建设的坚实支撑。

  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今的未成年人是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较之以往更有条件、更有机会、更有能力接触网络,有些孩子在学会认字之前就会在手机、平板电脑上打游戏、看动画片。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我国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有1.7亿,占网民总人数近四分之一。可以这样说,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空间最为活跃的一个重点人群。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必须承认,就现实而言,网络空间风清气正是主流,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影响社会和谐、安全、稳定的负面现象,而其中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更是隐忧。资料为证,据一份2015年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显示,仅仅在1到4月,我们国家一个互联网的安全中心就曾经接到过网络诈骗报案6211起,主要针对的对象都是16岁以下的青少年,报案总数超过了100起。并且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小,在这个统计当中,受骗者年龄最小仅为11岁。从中不难看出,尽管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活跃主体,但同时也是遭受侵害最多的一个弱势群体。

  凡事有果,必有其因。青少年何以成为遭受侵害最多的一个弱势群体,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方面,从内因上来说,未成年人年龄小、阅历少,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度高,对信息真伪缺乏辨识能力,缺乏对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得他们往往更易受到蒙蔽和欺骗。另一方面,从外因上来说,网络空间并非一方净土,一些有害未成年人的不良信息仍有存在的空间,使得他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受到误导和毒害。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在遭遇网络安全问题时,未成年人受到的伤害更加严重。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维护网络安全既需要抓住未成年人这个主体,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展课程教育、技能培训、安全竞赛、公益活动,使孩子们从小争做有高度安全意识、有文明网络素养、有守法行为习惯、有必备防护技能的中国好网民,从根本上增强他们明辨、识别、抵制和远离网络威胁侵害的内功。同时,也需要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最后,每一个社会大众都当以身作则,自觉争做“四有好网民”,用身教为未成年人做好示范、树好榜样,对任何有害有损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现象和行为一起说不、坚决围堵。唯此,多管齐下就能形成整体合力,为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用网保驾护航,培养和造就出网络强国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网特约评论员 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