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平”评论以权威、快捷的特点,在互联网平台产生重大影响,成为舆论引领的主导者,很多文章也成了时评范文。“国平”文章除了准确的观点、严密的逻辑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别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叙事说理,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公信力。

  直截了当,用大白话迅速阐明观点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以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多元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受众。在语言风格的应用中,从“板着面孔说话”到“和颜悦色地探讨”,采用大众化语言,呈现出亲民化的趋势。可以看到,“国平”文章在语言风格上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观点。

  比如《揭开美“监听帝国”的画皮》一文开头是这样写的:“‘大哥在注视着你!’这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经典小说《1984》的经典字句,揭示了一个监控无处不在的‘大洋国’的面貌,令人毛骨悚然。而今,美国正矢志把这虚拟的‘监听帝国’变成现实,在全球范围内肆无忌惮地大搞监听监控,其行径之恶劣,其技术之‘高超’,其内容之触目惊心,恐怕连‘大洋国’的‘大哥’都自叹弗如。”

  文章以小说的经典句子开头,直接引入美国监听全球的丑行,一把将“监听帝国”的画皮扯下来,让其瞬间暴露在读者的面前。

  紧接着,文章以直白的文字写道:“美式‘监听帝国’行径之恶劣体现在,其监控是全方位的、一网打尽式的。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德国总理默克尔,从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到倒向西方怀抱的乌克兰前美女总理季莫申科,一百多位外国领导人都被监控。”这一段,通过摆事实,更进一步直截了当揭露了美国着力打造“监听帝国”无孔不入的手段。

  文章往下写道:“美式‘监控帝国’技术之‘高超’体现在,传统技术与现代互联网技术乃至最新的大数据技术一网打尽,什么最先进、最管用就用什么,几乎不计成本。美国人每天收集全球各地近50亿条移动通话记录,每天收集大约20亿条短信,曾在20国集团峰会上监听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的卫星电话。美国互联网监控‘方兴未艾’,可以监控某个目标网民的几乎所有互联网活动。”

  以上这几段话,用小学生都能读得懂的大白话、大实话,把美国尖端复杂的监听手段和监听技术表达得清清楚楚、叙述得明明白白,为后面的评述做了铺垫。这种直截了当的叙述手法,既节约了笔墨,又节约了读者的阅读时间,让读者快速把握了文章的主题。此方法在时评文章中被大量采用,也可以说是时评文章的一个普遍做法。

  和风细雨,用温和语气把道理说透彻

  有些时评初学者,喜欢高高在上,把调门拉高,语气咄咄逼人,让读者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反感情绪。这样会导致读者不再想往下读,那么作者的辛苦努力也会白费功夫。“国平”文章中很多“大咖”的语气柔软,和风细雨地叙事说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如《领袖的青春岁月为何这般打动我》一文中写道:“在专访中,习近平无所不谈,谈16岁刚到陕北时的‘自由散漫’‘不太听招呼’,讲‘面包喂狗’‘见了生肉直接吃’的故事,细说初见艰险劳动时的‘震撼’,甚至不回避干了‘三个月’跑回北京的‘囧事’。”这一段,是叙述习近平总书记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作者用这种柔和的语气,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好地展示了出来,总书记真诚、坦率、朴实的性格便跃然纸上,既让读者信服,又让读者感到温暖。

  继续看接下来的论述:“一个已经身居高位的人,能如此把青春岁月的糗事在镜头前娓娓道来,这种坦率与真诚殊为罕见。用真心才能换来真情,而这,恰恰是最为打动万千网民的一点。于是,‘实在’‘不说大话’‘朴实如邻家大哥’‘语言真诚,性格率直,不浮夸’,满屏都是网民们的点赞语。”这种谈心式、讨论式的夹叙夹议手法,让读者对作者的观点深信不疑,积极接受。

  再往下看:“其实,谁都经历过青春岁月的幼稚、茫然与曲折,说出来反而说明一个人对自己成长道路的坦然自信。难怪,网民说‘主席也是普通人,年轻时也茫然、会偷懒,正因看似平凡之不完美,才显得那么完美’。”这种心平气和的语气,加上用具有代表性的网友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评价来巧妙表达作者的观点,能激起更多网民的认同。

  文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青春无悔,中国有梦。谁都曾是青葱少年,谁都有峥嵘的青春岁月,时光的磨砺决定了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与人生轨迹。习近平总书记的‘真’‘义’‘实’‘信’启迪着世人:平凡之中见不平凡。亲百姓,知疾苦,接地气;说真话,有卓识,做实事——习主席就是这般打动你我。”这种探讨式的思想交流,沁人心脾,文字后面却透着让人信服的力量,达到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平易近人,用群众语言引起读者共鸣

  时评文章的目的是传播观点、引导舆论,要引导舆论,那就要让广大受众读得清楚、想得明白、乐于接受。这就要求作者不能自视甚高、故弄玄虚,让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说事。

  比如《让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一文,单从标题上看,文字既口语化又有艺术感。用“硬约束”来说明制度的刚性不容越界,用“橡皮筋”这种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来比喻制度的“弹性”,既让读者可感可知又非常形象生动。

  比如文中这样写道:“诚然,制度久必生弊,必须根据时代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及时革新制度;‘牛栏关猫’不行,必须强化制度的针对性、时效性,发挥严密制度之网的整体效力。但是,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制度的执行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干部感到不适应、不方便、不习惯,大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用“牛栏关猫”比喻失之于宽的制度,用群众中的热词“官不聊生”来体现制度发挥的作用,让读者容易理解。

  又如在文章后半部分这样写道:“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制度硬起来了,成为了带电的高压线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老虎’被打、‘苍蝇’被拍、‘狐狸’被猎。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彰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这些在群众中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段子”,极大地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说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如果把时评文章比喻成一颗子弹的话,语言便是“弹壳”,只有“弹壳”光滑细腻,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小风阻,击中“靶心”;如果把时评文章比喻成一部车子的话,语言便是“车身”,只有“车身”美观实用,读者才乐于上“车”,作者才有机会把“车子”满载的观点、思想运达读者的内心,凝聚最广泛的共识。(文 / 申正勇 云南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