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春运 岁岁见真情

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记者 齐慧

参与“新春走基层”,我算是一名“老记者”了,作为交通跑口记者,我已经连续报道了七八年春运。然而,每年跑春运的感受都不一样。

  一、走基层,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尽职坚守。

老记者喜欢说,“脚底板下出新闻”,一开始我们总是似懂非懂,直到自己深入基层采访才知道,你看到的和你想象的是不一样的。

在北京西站,我们见到了一直坚守在旅客服务台的戴志梅。在旅客面前,她总是一张甜甜的笑脸,安静下来的时候却默默地想着心事。她的同事告诉记者,就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她的姥姥刚刚去世。除夕夜里值班,她不觉得苦和累,但她真的很想家。

今年,我们又把“值班站长日记”搬上了直播平台,全景讲述春运背后的人和故事。我们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坚守的力量,理解了奉献的含义。

二、走基层,我们见识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大概在七八年前,我刚开始“跑”春运时,就算天还没亮,就算天气再冷,售票大厅里永远都是满满当当的。很快情况就有了变化。2011年铁路实行实名制购票和网络售票后,长达十多年的“排队长龙”消失了。

刚开始报道春运时,我跟车采访的都是绿皮车,一坐就是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小时,车上吃、车上住、车上采访。如今,高铁运力已占到近七成,连许多临客都是动车了。旅客不仅“走得了”,还能“走得好”,原来不体面的春运也高大上起来。

不只是铁路,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年轻记者,必须要蹲下去、沉下心,才能够真正把握经济发展脉搏,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鼓足干事创业的劲头。

三、走基层,我们体会到什么是作品的温度。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笔下要饱含对人民的深情。

这几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经济日报一直力求作品中有故事、有思想、有感情。几年来,我们有的记者跟随凌晨出发的农民工专列,一路采访赢得对方的信任,辗转火车、客车、小巴深入到农民工所在的乡村;有的记者坐几十个小时的硬座,只是为了和采访对象聊聊家常……

今年的春运报道,我们更是采用了新手段、新方式。1月16日至20日,我的同事高兴贵跟随北京西往返成都的K4217/4218次增开列车进行采访,这也是首家报纸类媒体,通过视频、音频、图文进行长时间的直播,折射出社会的巨大变迁。

在经历过一次融媒体报道后,作为年轻记者的我们有几点深刻的体会:从新闻本身讲,只有对读者有价值有帮助的新闻,才是好新闻,才有传播的价值。从传播方式看,跟不上新技术新形势的媒体人终将被淘汰;从媒体发展看,只有迅速地将传统权威优势和新兴技术发展从“加法”到“融合”转变的媒体,才能抢占发展的先机;从个人成长看,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才具有核心竞争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