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西藏拉萨,尼木县的藏民在制作藏香。图/中国网记者 王东海 摄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雪域高原,大美西藏。2016年12月19日,来自人民网、新华网、澎湃新闻等22家网络媒体的24名编辑记者不远万里,冬行西藏,去人间圣地遇见一种精神,期待把一个真实的、发展的、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展现给国内外网民。

  最稀缺的是氧气,最不缺的是精神

  西藏是地球上的第三极,除了具有人间仙境的美景外,也因海拔高、交通差,成为最贫困地区之一。正因为如此,西藏的发展需要走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在奔向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路途中,更需大力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正如西藏当地干部群众常年打气鼓劲的一句话,“西藏最稀缺的是氧气,最不缺的是精神。”编辑记者们在最不适宜去西藏的冬季前往西藏,所依靠和寻找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

  “冬行西藏”全国网络媒体西藏行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西藏自治区网信办主办。编辑记者们深入拉萨、山南两市进行实地采访报道,围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民生改善等15个采访主题,立足网络,利用“两微一端”,通过图文、微视频、H5、VR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呈现西藏的发展现状。

  “此次‘冬行西藏’活动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宣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宣传好、报道好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唐宋强调,媒体记者要积极展示大美西藏的新风采、新风貌。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区互联网党工委副书记边巴扎西认为,西藏正处于历史上稳定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现在举办“冬行西藏”活动对正面宣传西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手动”扶贫,让梦想照进现实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光明网记者王恩慧看到山南市的适龄儿童因为教育精准脱贫工作能够坐在教室安心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时,他想到了这句歌词。

  教育事关百年大计。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扶贫工作,为山南的每个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梦想照进现实。教育精准扶贫给山南市贫困学生种下了一颗播种希望和延续梦想的种子,而长远来说,体现的是山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智慧和勇气。

  中国新闻网记者宋宇晟则被拉萨市达孜县的一家手工艺品合作社所吸引。“一尊18公分高的佛像定价可以达到1.5万元,一年纯收入达七八十万元,成立以来吸纳了7户贫困家庭的待业青年就业。”达孜县扶贫办副主任童晋美认为,发展具有藏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产业,完全可以达到双赢目的。一方面可以保护当地藏族传统手工艺不失传;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些产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这些有藏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为他们提供了脱贫致富的独特路径。”宋宇晟感慨道。

  这种依靠手工艺脱贫致富的例子,在西藏并不少见。雅鲁藏布江沿江两岸有个民间说法:“杰德秀的女人不愁嫁,因为她们会织‘彩虹’。”难道杰德秀的女人个个都是织女吗?带着这一疑问,记者们来到了山南市贡嘎县杰德秀镇单增卓嘎家里一探究竟。

  单增卓嘎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邦典工艺传承人格桑的女儿,她从13岁开始跟着父母学习编织技艺。2007年,单增卓嘎一家创办了编织邦典专业合作社,他们家的邦典不仅销售到山南、日喀则、拉萨等地,还远销尼泊尔、不丹及欧洲。单增卓嘎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单靠这个,我家一年的纯收入基本能达40到50万左右,周围的乡亲也都一起致富了。”

    新华网记者殷晓燕发自内心地感慨:“看到他们,我真正感受到了‘老西藏精神’的力量,真正明白了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根本原因,为什么西藏老百姓常说感恩感恩,只因为我们党默默做了大量为民利民的好事实事……”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与建成小康社会是统一的。因此,在精准脱贫攻坚行动中,生态脱贫是重要方面。西藏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态建设,比如雅鲁藏布江的生态林建设、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等,在一系列的治理举措下才有了西藏今天优质的生态环境,也为西藏的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保障。

  西藏之美,醉美在水。正如新华网西藏频道记者殷小燕所描述的那样:“西藏的水最惹人喜爱,它个性十足,透着幽幽的蓝,蓝得不食人间烟火,却又深入人心。”然而,当她深入了解藏源之水雅鲁藏布江的“前世今生”后,她才明白这并非自然馈赠,而是凝聚着当地百姓的大量心血。

  由于河水经年累月的冲刷,加上雨季和旱季流水量差异巨大,每到冬天,雅鲁藏布江两岸大片的河滩就裸露出来,冬季风大,导致雅江河谷地带沙化明显。当地上了年纪的人还清晰记得,以前每到春冬季节,风沙就开始肆虐。

  不想再忍受风沙之苦,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山南就开始植树造林。但几经尝试,这里几乎被定义为造林禁区。想起风沙肆虐的状态,山南市痛下决心,尝试修筑“丁字坝”,采取大苗深栽的措施,硬是把树根扎在了雅鲁藏布江边。这160公里的绿色长廊,不仅大大改善了雅鲁藏布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还有效保护了沿江的数万亩农田、草地和交通水利设施。

  除了与自然环境斗争,当地民众与生俱来的生态保护意识也超出了编辑记者们的想象。“藏民们从不去江河里钓鱼,也不会驱赶打杀路边野狗,遇到牛羊群过马路时,还会自觉主动让行,这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央广网记者牛夏来同样被西藏的生态发展所折服,今天的西藏魅力已经不单单是“天人一体”的人文景观,还有发展进程、变迁步伐。“从破败的土坯房到奢华的二层小洋楼;从水电短缺到户户配备电视冰箱;从无业无收入到技能培训产业分红……快乐、幸福、和谐随处可见;净空、净水、净土持续改善。”

  环球网记者王丹则感慨道:“没来西藏之前,只觉得西藏天蓝地绿水清,感觉西藏的发展与全国相比距离很大,来了之后,才发现我之前的想法多么狭隘。在这里,我看到了融洽的汉藏关系,令人敬佩的基层干部,蓬勃发展的各项事业。作为一名记者,看到老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后发自内心的笑容,我就想立即把所见所感传递出去,让国内外网民看到西藏的发展变化”。(文 / 本刊记者 潘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