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走好了网媒记者的“新长征”,用实际行动展示了网络媒体的力量,以及媒体人的责任担当

2016年9月12日,四川阿坝,马常艳(右2)与其他记者们一起采访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村主任陈望慧。图/本刊记者 马冉冉 摄

  【编者按】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这座“鬼门关”时,“好几百人倒下,便永远爬不起来了。”随着川西北海拔抬升,寒冷、饥饿、高原反应等一系列对红军战士身心的极限考验正在到来。然而,正是对革命必胜的强大信念,对共产党带领群众战胜敌人的坚信,以及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深沉的热爱,才让红军走过安顺场、翻越夹金山、穿越大草地,最终走向下一个胜利。

  “一支60多人的新闻采访队伍,历时5天,从‘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安顺场,到‘鸟儿都飞不过’的夹金山,再到‘中华第一金碑’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穿越2市(州)7县,总行程约1500公里,重温艰难红色历程、感受不死英雄精神。”这是9月10日启动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四川站采访活动的写照,而中国经济网的马常艳,便是队中的一员。

  公里的行程,马常艳总共写下17篇稿件,《芦山红星村:精准扶贫“不破楼兰终不还”》《小金县村主任的中国梦:让“高原玫瑰”开满大地》等多篇稿件都是“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佳作。

  “草原上的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把人们引向更远的地方。站在千千万万红军曾经走过的地方,我们缅怀先烈,我们不忘初心,我们内心坚定。”循着四川站的长征足迹,坚持、坚定、信念这几个词扎进马常艳的心里,让她充满力量。

  速度:网媒发稿的“第一时间”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据美国着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速度,也是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如今,在社会化媒体的冲击之下,媒体对“速度”二字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也更加迎合了快节奏时代的网友们对浏览短平快内容的需求。尤其是在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中,记者们走同样的路、去同样的采访现场、面对同样的采访对象、聆听同样的基层故事,这时候更能凸显发稿速度的价值所在。

  9月10日9时23分,马常艳发出了她的“长征第一稿”,距启动仪式开始仅过了23分钟。马常艳是四川站记者团一行公认的“快手”,她的稿件大多都是在车上完成,甚至在到达下一个采访点之前就能把上一个采访点的稿件写好。而她的速度,除了靠自身的功底和长期的积累外,都是在行驶的路程上、在饭前饭后、在采访的间隙争分夺秒抢来的。“现在智能手机很方便,采访时先把要点记到小本上,然后在手机上处理文字,把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发给后台编辑,这样随时都可以进入写稿状态。”

  有人说,媒体是要拿速度定量,拿深度定性。对于网络媒体而言,速度是竞争力,深度是生命力。这次“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的意义,也正是让记者们走出办公室,在红色征程上感悟长征精神,用网络媒体的速度和视角,写出真正有深度、有价值、接地气的作品。

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图/孙苗苗 摄

  精度:资深记者的“强迫症”

  “红军战士们闯过的一场场生死考验似乎就在眼前,而现在我脚下走过的,就是他们曾经走过的路,我脚下的大地,也曾把他们中疲倦的英雄之躯永远留下……”四川站的采访行程进行到中途,马常艳随着网络媒体大部队来到了红原县瓦切镇日干乔大沼泽,这里是红军长征路上的“死亡之海”。在体验过草地的艰苦卓绝途中,很多编辑记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马常艳也没能幸免,但她仍然一边与“高反”做斗争,一边坚持用手机发稿。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这是记者的责任与担当。在马常艳看来,记者肩上的责任重大,追求速度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内容的精准。“感觉自己好像有强迫症,写完之后必须要检查好多遍。”因此,在采访中获得的每一个细节信息她都会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才开始使用。

  “来到这里,才更加深切地了解到长征途中的深重苦难,更加深刻感受到英雄精神不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永远在路上,实现全面小康的新长征已然再出发。”带着这样的思考,她写下了长征路上的一篇又一篇稿件,有对山乡巨变的见证,有对长征故事的回顾,有对精准扶贫的观察,有对小康征程的记录……这些稿件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是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作为一直在关注扶贫工作的记者,她希望能把长征精神和扶贫奔小康联系起来,让读者有更多的代入感。

  深度:这一代人的“新长征”

  “在中国的西南大地,秋风习习、白云依依。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雕塑群中,一位红军指挥员望着前方,凝思着过去红军长征一路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的艰苦过程……这座雕像的名字叫‘回顾与沉思’。”

  这是马常艳在四川站采访活动结束之后写下的文字,也是一篇报道任务之外的作品。“第一次重走长征路,追随红军当年在四川走过的印记,重新探访这些红色大地的变化,总觉得不写一篇综述是遗憾的。”

  在高原反应最严重、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她问自己:如果让我们这代人去走漫漫长征路,能否坚持下来?当时是什么力量,支撑红军将士们不抛弃、不放弃?这一追问,在罗开富那里得到了答案。罗开富是《经济日报》的老记者,也是继红军之后,完全按长征原路、同样用时368个日夜走完长征的第一人。“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那一代人的不懈坚持。长征精神的核心就是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罗开富说。

  四川在红军长征史上创下中央红军征战时间最长、经过地域最广、自然环境最恶劣、红军长征线路最长“四个之最”。在这5天时间里,包括马常艳在内的采访团成员们一起翻雪山过草地,一起抗高反拼手速,探访长征遗迹,与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亲身感受巴蜀大地的纯朴乡情和发展活力,展现了新一代记者的新风貌。

  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走好了网媒记者的“新长征”,用实际行动展示了网络媒体的力量,以及媒体人的责任担当。(文 / 本刊记者 马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