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网络媒体的优势,就是让新闻的呈现更加丰富和趣味化,而网络媒体记者就是要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编者按】贵州之于长征,是革命出现转折的福祥之地;长征之于贵州,则对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80年前,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发生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80年后,一群年轻的编辑记者整理行囊再出发,来到这片多彩的贵州大地,心之向往都是红色的历史文化、革命遗迹,目之所及皆是绿色的茶园万顷、侗寨千户,行之处处全是金色的产业兴盛、百姓富足。这个多彩的贵州,会为这群年轻人带来什么惊喜,留下哪些回忆?

2016年9月8日,游客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图/新华网 陈俊松 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而作为新一代的媒体人,要始终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坚持理想与信念,向着太阳,大步向前!

贵州湄潭县田家沟,山水相映,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其中。这里的农民依靠种茶致富,人均拥有茶园2亩。图/新华网 陈俊松 摄

  精心策划让报道更有新意

  80多年前,它是一间普通的会议室,然而里面的一场会议却决定了革命前进的方向;80多年前,它是一道道山水险路,硝烟弥漫中却听到捷报频传;80年后,它们变成了一张张斑驳的老照片,黑白的色彩显示出它的沧桑历史和肃穆庄严。

  孙智英是中国军网的一名图片编辑,都说一图胜千言,她一直认为一组好的图片可以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有时胜过千言万语。接到这次采访任务之后,她反复思考如何创新报道方式,思考中,拍摄一组“穿越照”的想法在她脑海中逐渐浮现。出发前,她洗印了二十几张红军长征路上的老照片随身携带,包括猴场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娄山关、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等等。在贵州五天的采访过程中,她逐一对照,精心选取角度进行拍摄,最终完成稿件《“奋勇向黔”跟着老照片穿越长征路》,被各大网站争相转载。

  为何要策划一组这样的照片?孙智英认为,从对比的视角去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不仅让报道看起来更丰富有趣,也更有内涵、有意义。她希望通过拍摄这一组有新意的“穿越照”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激发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单反相机、VR、无人机、单脚架、灯架、笔记本,这些物件加起来有足足40斤重,这是光明网于超然每天都要背着的采访设备。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全媒体记者,于超然在贵州期间要完成文字、图片、VR视频和无人机视频四种传播形式的报道任务。

  “网络媒体的优势,就是让新闻的呈现更加丰富和趣味化,而网络媒体记者就是要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于超然颇有些自豪地介绍道。报道设备的多样化,在报道角度上给了于超然更多的选择机会。“我会提前策划什么样的场景更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报道形式。比如一眼望去碧绿无边的湄潭茶园和一片片交错林立的侗寨古楼,这些就很适合用无人机拍摄,拍出来场面恢弘、壮观。而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这种空间感比较强的就更适合360度VR拍摄,带入感更强、更真实。”

  在于超然的精心策划下,通过无人机拍摄剪辑而成的视频《光明航拍|空中俯瞰贵州老区新变化》在光明网首页呈现,打开视频,伴随着无人机的俯瞰视角,一幅幅画面或清雅秀丽,或壮观开阔,让网友从另外一个角度领略到了贵州的美丽与发展。

  全心投入让报道充满暖意

  “我手指的这个住所是当年竺可桢校长的居所,请大家跟随我的引导进入室内参观,一起了解这段历史。”阴利君是湄潭县浙大西迁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二十多分钟的讲解过程,她声情并茂、全情投入,被称为“与所解说的内容完全相融的最优秀的解说员”。

  “阴利君的眼眶数次泛红,最明显的是,唱浙大校歌时,她一度有些哽咽,停了几秒,再唱起来音调都变了。”新华网的记者陈俊松注意到了这个触动他的细节,“一段历史重复说四五年,说的话也没什么变化,是什么让她仍旧保持初心,眼中常含泪水?我想,唯一的答案只能是‘动情’,她的讲解不仅仅是说给听众听,也是说给自己听。”阴利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很多人铭记住这段历史,也让年轻的编辑记者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最需要学习的地方。

  “我们和阴利君一样,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事实上就是读者的‘讲解员’。如果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情感,我们面对群众时就只能发出‘平庸之问’,所获取的只能是没有‘血肉’的信息,即使技术再炫、传播渠道再丰富,也很难写出温暖的文章。”陈俊松说。

  一路前行,贵州站的编辑记者们正是凭借着这份深情与动情,翻山越岭、冒雨前行,行程2500里,历经30多个采访点,完成数百篇报道、近千条微博,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留下的伟大足迹,共同见证贵州走新路、奔小康的奇迹。

  中国网记者张芸芸经过几天的采访后,在记者手记中这样感慨道:多彩的贵州到底是什么颜色?我认为贵州是红色的,那是革命的颜色、鲜血的颜色、生命的颜色,没有昔日长征路上红军的流血牺牲,哪来今日的和平安宁;贵州也是绿色的,湄潭的茶园、千户侗寨,一碧千里、如诗如画,生态旅游为贵州人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也打开了走向世界的窗口;贵州是金色的,电子商户和大数据快速发展,青年回乡创业不断增加,富足的生活正在向他们亲切的招手,一个蓬勃发展的贵州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行走在贵州的日日夜夜,编辑记者们用笔触书写长征精神在贵州的浸润和传承,用双耳聆听新长征路上贵州人智慧拼搏的传奇故事,用双眼探寻那属于贵州独有的发展样本,用双脚追随新长征路上贵州脱贫攻坚的足迹。(文 / 本刊记者 马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