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通四海、覆盖世界的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大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引用中国古语阐述说:“‘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

  这句文言文出自《韩非子》,表明应该紧随当下时机和趋势去做事,应该凭借既有条件和资本来建功,用好万事万物的性能,便能由此取得效益和成功。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平台就是全世界、尤其是正在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必须用好的当下之机、物事之能。而互联网的特点就是便于沟通、瞬息万里,人类社会若想由此“获利其上”,就要随其势、因其资、用其能,就要在这个人类文明生发出的互联网大平台上,更加促进人类文明成果的进一步交流、丰富、优化、提升。

  而这个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该交流互鉴怎样的文化呢?

  首先,互联网平台应该是一个优秀文化的共享平台。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既存在促进公正平等、维护和谐友善、传递正能量的健康文化,也存在煽动暴力冲突、混淆是非观念、裹挟负能量的垃圾文化。而我们在坚守文化多元、包容并蓄的文化态度上,应该坚决鼓励健康文化的盛放,坚定反对垃圾文化的渗透,这是网络文明的基本共识,也是世界交流的基本原则。

  但文化本身也并非就是截然对立的正负两种,大量的文化内容在对人的价值引导上可能是更为偏中性的,或许是亦庄亦谐的,或许是时雅时俗的,这样的文化内容难以一刀切地定性它是该鼓励的、还是该反对的。那么,怎么判断我们每天接收的、浸染的大量文化内容,究竟是不是属于优秀文化呢?一个最本质的判别法就是:优秀文化,从根本上是向善向美的,是在焕发人性之善,具有让人更加热爱生活的精神力量。

  其次,互联网平台更该是一个文化自信的共享平台。

  文化自信是一个优秀民族该具备的自觉心态,也是一个成熟国家该培养的民众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对于正在构建网络强国的中国,对于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我们在网络空间里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那些千里之外的世界民众,是通过网络来打量中国、是透过网络文化来了解中国的,网络上传播了什么样的文化、表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心理,那就是中国在信息化时代递给远方友朋的一张名片,也是陌生宾客快速判别中国的一个形象标签。而文化自信的本源,又是来自于文化本身的优秀。我们要在互联网上传播优秀文化,共享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是要我们因时而动、顺势而为,“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使用好网络,传播好文化。(文 / 曹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