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使用VR设备录制会场全景。供图/CFP

  传播效果最大化是新闻传播活动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随着信息传播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媒介技术对传播活动的不断渗透,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频频冲击新闻传播活动,传播插上新技术的翅膀,影响力大为增强。与此同时,新技术带来的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用户体验的增强等,对传统新闻业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人、媒介、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变得多元而复杂,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成为学界、业界和管理层亟待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

    一、新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代表着时代的信息。这虽然带有技术决定论的色彩,但不可否认,新的媒介技术必然会对传媒行业、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任何一种新技术都像一把双刃剑,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会给新闻传播业带来发展机遇,也会引发许多新问题,提出诸多新挑战。

    机遇:新技术是新闻传播变革的第一生产力

  催化媒介结构重组。首先,相比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数据新闻的生产要求编辑和记者拥有挖掘数据、发现线索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新闻工作流程中融入代码编写、程序开发等工作,促进技术部门和内容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随着大数据、自媒体传播等新技术、新形态的出现,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价值逻辑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失效,传媒的内容价值规则正在被改写。

  其次,大数据时代,社会化媒体对数据新闻生产影响深远,它既是数据搜集的重要来源,又可以帮助扩大传播影响力。这种全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关注度,打破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中编辑部一揽全局的旧模式。

  再次,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数据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为媒体的大数据挖掘报道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难得的机遇,使得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智能机器人的引入,虽然无法取代真正的记者,但却促进了记者部与技术部的有效沟通。

  未来的新闻写作机器人,凭借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生产中,对新闻记者的地位形成挑战,也将不断催化媒介组织的结构重组。

  促进新闻生产变革。充分发展的新技术推动新闻业快步进入了人人时代。众包新闻、众筹新闻等基于UGC的新闻生产方式成为新闻传播的常态与重要来源。大数据技术使得原创新闻以直观的形式让数据发声,这是比用文字报道更高效的新闻叙事模式。VR技术的运用,让新闻更具现场感,也使得新闻传播从浅层叙事转向深度内容的创作。

  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器人新闻写作与无人机报道,将引发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演进。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报业收入“断崖式”下降,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对于沉睡中的传统媒体无异于一声惊雷。机器人对于规格化的新闻资讯,可以做到精确、迅捷地生成和发布,一般不超过30秒,让记者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原创新闻的采写。

  另外,无人机新闻也预示着新闻生产方式的创新。2014年以来,“无人机报道”风潮不断刮起。无人机报道除了成本较低廉(相对于直升机拍摄报道而言),还具有四大优势:突发新闻报道必备设备、保证战地和调查记者人身安全、视觉呈现效果震撼、提升UGC内容质量。VR技术带来的全景式报道,也不失为一种鲜活生动的新闻生产方式。

  带动用户体验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科技传播革命无不印证了这句至理名言。以“VR”为代表的新技术使得新的体验和传播方式出现——“沉浸式参与”。所谓沉浸式,就是用户在使用某款产品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它创造了一种真实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使得传统新闻业的形态发生转变,即从现实世界的重现转向沉浸式的参与。

  传统新闻时代,我们一直尊崇内容为王,但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用户需求不断扩大和升级,新技术成为推动新闻传播发展的真正利器,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决定了媒体生存的长久与否。传统媒体是对现实的重建,而VR更注重沉浸式体验。相较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的传统媒体演变,沉浸式体验是VR的最大特征。沉浸式体验对于新闻传播是一次大震荡和冲击波。

  引发双向互动革新。新技术盯上了新闻业,“互联网+”时代重构传播,新技术引领新闻的时代到来。毫无疑问,移动直播大幅解放了视频内容的生产力,打破了PC端直播的形态桎梏,带来主播群体和直播内容形态的巨大延展空间,五花八门的内容瞬间占领了民众的视线。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实施VR直播,可以打造网民与新闻现场零距离的用户体验。网民不仅可以围观,还可以及时互动,近距离体验以往“遥不可及”的新闻现场,不仅增强了新闻播报的现场感,而且使得传播的双向互动能力变得更加强大,传播效果也大为改善。

    挑战:新技术的原罪带给新闻传播的痛点

  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中警告世人,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应警惕“技术崇拜”,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目。技术也是有原罪的,在国外,新媒体新技术甚至成为了恐怖主义的帮凶。所以,新技术也带来了痛点与挑战:

  安全和数据权益保障的缺失。首先是隐私安全。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的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首先提到了关于隐私的保护。在大数据时代,无处不在的数据收集设备会使每个人都暴露在数据库面前,隐私保护变得更加困难。其次,无人机航拍新闻可能会侵害隐私权、泄露军事机密,伤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抢占航线,一些不法分子还可能借无人机偷运毒品、制造恐怖袭击;而且无人机续航能力弱,每次飞行只有20分钟左右,安全无法保障。

  无人机新闻能否确保公共安全也成为人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由于无人机价格逐渐走低,使得人人拥有成为可能,当无人机的正式用途和玩具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时,由此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将不断增加。

  大数据本身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特征,使得数据的归属与权益成为时常困扰我们的社会难题。

  “技术狂欢”下的社会责任缺位。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稿和无人机报道,着实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对专业记者形成了不小的挑战。不少媒体单位和记者开始盲目使用该技术,由此带来新闻生产背后人文关怀的缺失,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而忽略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开始涌现。目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使用还比较局限,人工智能还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另外,大数据往往会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让我们盲目信任大数据是万能的。

  新闻报道中,有些事实的本质和内涵是无法用数据新闻完全展示的。过于理性的数据呈现和分析将受众当成了机器、将新闻生产变成了工厂流水线,降低了新闻记者精神生产的积极性,有时候甚至为追逐商业利益而片面迎合受众喜好,忽略了新闻报道的精神内核,且数据新闻并不善于讲生动的故事,使得受众的情感世界变得空洞,缺乏应有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由此,对于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我们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技术狂欢”带来的“技术崇拜”导致新闻生产人情味淡化、媒体社会责任缺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监管缺位导致新闻质量下滑。由于监管机制的模糊或者缺位,媒体所呈现的VR新闻,用户所看到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我们不得而知;这个所谓的“现实”是不是经过人为建构的“拟像”我们也无法辨别。因此,新闻质量很有可能因此下降。

  大数据数代,数据变得更加难以提纯、存储,隐性数据难以统计。此外,由于数据新闻的核心在于对大数据因果联系的挖掘,所以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被发现的至今没有统一标准,有些无关联的数据甚至被强硬地牵扯在一起。这样,离开了人工的人文性审核,生产出来的新闻可读性不强,从而导致整体新闻质量的下滑。

  同样,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网络直播平台的激烈竞争也容易带来产品和内容的同质化,新闻质量因此降低。媒体人应当从满足用户的需求出发,合理地利用新技术,以提高新闻质量为使命,生产出更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新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冲击。科技与道德之争似乎总是紧紧尾随着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在现有的新技术对于新闻传播的渗透和冲击之中,VR和网络直播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道德挑战。虚拟现实之父杰伦·拉尼尔很早之前就对VR可能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表示了担忧。鲍德里亚认为,仿真将不在场的东西通过技术手段即时转换为在场,虚拟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真实。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印证鲍德里亚所描述的“超真实”情境:那些从小在银色屏幕下成长的孩子们,将再也无法辨别和体验曙光笼罩下的真实天空。此外,网络直播的猎奇斗艳、奇闻异事增加了曝光度,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如此受热捧也会造成涉黄、涉暴、涉赌信息的传播和低俗化浪潮的涌现。由于内容生产的门槛空前降低,好内容出现的可能性虽然增加了,但是坏内容一定相伴相随。这就是直播的原罪,好内容和坏内容都可以成就一个平台,但是坏内容可以更快创造一个平台。

  由VR技术带来的虚拟上瘾 (Avaddiction)引发的道德风险也值得我们关注。在VR世界中投入太多时间使得我们无法自拔而忽略了现实世界和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

    二、新技术时代提升新闻传播力的对策与思考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新闻传播受到了来自新技术的强烈冲击;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新闻传播可以利用新技术实现涅槃重生。由于技术的强大魔力,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技术的信徒。“对技术的崇拜好比信仰,崇拜技术的人好比信徒,掌控技术的人好比教会”,这个比喻形象地警醒人们要警惕过度的技术崇拜。因此,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利用技术并改进技术,更好地为提升新闻传播力服务。

    人机互补,平衡人与技术的关系

  人机互补,代表了机器人新闻发展的方向。如果一味地强调技术的作用,无异于戴着镣铐起舞。技术在这里不再是经验,反而成了包袱。应当认识到机器有独有的长处,现实的人也有无法替代的优势。人机之间应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人机互补。

  首先,作为媒体和新闻从业者,要打破技术壁垒,抢占新技术制高点,不故步自封,让技术为我所用,让机器人与人协同一体,能够精确理解人的意图,延伸人体,放大人的功能。其次,人其实比技术更重要,人机互补不是机器取代人类。人们总是过于担心未来而忽略当下,人机互补目前最重要的应该是让机器读懂人类,变得越来越智能,而非过分杞人忧天。所以,在新技术面前,媒体和记者切不可妄自菲薄,要明确技术和机器无法取代人,不能盲人摸象一般忘记了自己作为现实的人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能力和优势。

  不断改善技术,推进技术 “人性化”发展

  未来的社会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从技术服务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让机器更全方位地为用户定制服务。然而,不得不承认,目前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领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当前机器人技术在灵活性和智能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智能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能化的服务有赖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然而数据的采集、存储、安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仍然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硬件技术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围绕用户体验,进一步发掘用户需求

  技术为什么总是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归根到底,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技术的发展得益于人的需求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用户是“挑剔”的,我们应当积极拥抱新技术,而不能被技术束缚,成为技术的附庸。所以,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针对目前用户体验的深入,发掘用户新需求,利用新技术生产出更多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体验的服务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如“VR+旅游”“VR+教育”“VR+医疗”等已经初现端倪,但是否能以此为基础,脑洞大开,生产出更多的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提高用户生活质量的“VR+”“网络直播+”服务,甚至开辟一个全新的服务行业,值得我们深思。

  完善监管机制,促进监管创新

  网络直播会传递不良信息,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网络空间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和不成熟,使得网络低俗信息无孔不入,诱发的青少年犯罪数量正在逐年增多。直播平台上各种“负能量”充斥其间,不仅搅得整个网络环境“乌烟瘴气”,更严重影响观众的身心健康,特别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未成年人一旦被网络直播中的错误价值观引导,造成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后果将不堪设想。

  网络直播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完善,网络环境的管理和整改迫在眉睫。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引导媒体和用户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合理表达,仅靠人与道德机制的调节是不行的,监管机制要灵活、创新。首先,需要出台一套完善的监管政策,从网络直播、无人机报道和虚拟现实行业现状来看,加强对经营、内容和个体的监管,建立违规后的处罚措施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其次,需要培养一支懂技术、知政策、善管理的专业监管队伍。Papi酱被要求整改,警示着互联网直播及内容生产者不能任性而为,要在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允许的范围内享受表达自由。

  事实上,新传播技术为传播力带来变革的正面意义远远大于其负面效果。“技术威胁论”总是尾随着每一个新技术,未来科学家们总是太过担忧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我们应当以一种理性的视角看待人类和技术的关系。技术是有局限性的,人始终无法被替代,人与技术之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合则两利的关系。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应当清晰认识新技术与新闻传播的关系,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技术的到来。在新技术面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趋利避害,抓住历史机遇,直面问题与挑战,找出解决方案,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技术为我们服务,为未来的新闻传播所用,而不是让我们沦为新技术的“奴隶”,这样才能有助于媒体更好地生产和传播新闻,促进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钟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王能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