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7日,第一届“数字一带一路”(以下简称“数字丝路”,DBAR)国际科学计划会议在京召开。来自中国、英国、荷兰、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研讨《数字丝路科学规划》、工作实施战略方案等有关工作。

  DBAR国际科学计划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致欢迎辞,对该计划进行了全面介绍,宣布DBAR科学委员会、7个工作组、秘书处正式成立,宣布“DBAR国际科学计划科学规划(V1.0)”公开发布。

  今年5月,由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倡议发起的DBAR国际科学计划启动。这一大型国际科学计划基于空间观测科学认知“一带一路”,旨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开放和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决策支持。郭华东介绍,“一带一路”是一个突破性、全局性的国际倡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等特点,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探测地球的特点,可将“一带一路”作为整体系统进行大范围、多尺度、长周期、空间无缝和时间连续认知,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他强调,DBAR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合作的对地观测计划,将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益,并欢迎更多的国家、组织、学者加入到这一计划。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致辞。他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自然环境、社会政策、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面临的复杂挑战。中科院一直致力推动“一带一路”的科技合作和科技创新,并通过举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等方式,探讨了科技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重要作用,希望DBAR的实施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科学发展信息与决策支持,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部长张建生致辞。他强调了国际科技组织的重要作用,指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国际组织引领下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支持。他介绍了中国科协框架下的“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的建设工作,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进一步形成平等、互利共赢的高效国际科技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PEEX)博士Joni KUJANSUU和DBAR科学委员会代表John van GENDEREN分别致辞。会议向首批科学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会议总结了自今年5月DBAR启动以来的工作进展,正式成立DBAR科学委员会,由郭华东任主席;成立7个科学领域工作组,分别为地球大数据平台、环境变化、海洋与海岸带、自然灾害、世界遗产、水资源与城镇化、农业与粮食安全;研讨并通过了DBAR科学规划草案。DBAR计划正式科学实施。

  该科学规划明确了DBAR的愿景、目标、实施方案等。其愿景为:利用地球大数据,促进“一带一路”地球科学、数据、技术和应用的科学合作,服务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DBAR致力于三个主要目标:1)解决“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制于对地球系统过程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2)运用地球大数据提供有效的科学和决策服务;3)针对“一带一路”的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建立系统性的合作网络,增强能力建设和技术转化。DBAR为十年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2016至2019年)将主要建设地球大数据平台,建成数字丝路科学联盟,形成国际研究网络,使“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受益。

  该草案将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科学计划公开评议,并将于2017年中期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