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上海

  受访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师张振晖

传承“美影精神”

张振晖在工作中。(杨倩摄)

  简单的线条勾勒轮廓,鲜艳的色彩填充空白,娴熟的画法赋予灵气,又一个惟妙惟肖的动画人物在笔下诞生了。三十多年前,还是小学生的张振晖,就喜欢临摹动画人物;三十多年后,他设计的动画人物,同样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现年42岁的张振晖,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每次看完后,他都能凭记忆将里面的人物画下来。“当时,心里就想着如果以后能画动画、拍动画片,应该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张振晖说。

  199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开设动画培训班,面向社会公开招生,张振晖报名参加了培训班。一年的培训结束,40多人仅留下12人,年仅18岁的张振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培训课程,在1992年正式入职美影厂,成为一名动画员。

  结缘美影 在实践中成长

  动画员是动画制作里面比较基础的工种,通过绘制多幅画面,将一个镜头中角色的动作连贯起来。要做到画面细腻流畅需要动画员准确绘制关键时间节点的动作变化图。“在电视上播出时长1秒的动画镜头,需要手绘十几到几十张画面。”张振晖说。

  在做动画员的几年中,张振晖经历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选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很多国外影视公司在中国开设动画加工厂,用高薪吸引动画人才。那时候,美影厂也面临作品体量低,人才匮乏的困难。此时的张振晖已经成长为一名动画“熟手”,在高薪诱惑面前,他依然不改初衷,坚持留了下来。“美影厂的工作和学习模式一直深深吸引着我,动画加工厂只是重复动画制作的一个环节,而美影厂会给我更多机会参与到动画片的原创设计中。”张振晖的愿望在不久后实现了。

  1997年,23岁的张振晖被选入动画电影《宝莲灯》剧组,担任电影的原画修型师。原画修型师也称为“作画监督”,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按照每个角色的标准造型,对原画设计的动作草图进行细化修整。“《宝莲灯》需要拍摄1800多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时长3秒左右,根据画面分层和角色数量的不同,每秒动画由十几到几十张画面组成。近百位专业画师参与了《宝莲灯》十几万张画面的修型工作。工作量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张振晖说。在这次工作中,张振晖不仅完美呈现了主创者的意愿,还在动画制作期间跟执行导演学习了原画设计。第一次体验剧组的工作模式,让张振晖学习、熟悉并掌握了动画制作完整的工序和流程。在此之后,他参与了《犹太女孩在上海》、影院版《邋遢大王奇遇记》、《黑猫警长2--翡翠之星》、《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等片的创作、制作过程,并担任了副导演、造型设计等重要工作。

  追求完美 打造动画精品

  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张振晖参与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动画电影《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的设计制作工作。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犹太女孩瑞娜及其家人在上海避难期间,与中国男孩周阿根一家建立真挚友谊的故事。因影片的故事设置在二战时期的上海,对人物造型、美术场景、服装道具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要做到再现历史场景需要搜集全面详实的资料。张振晖跑书店、去纪念馆、利用网络查找,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整理了上万字的笔记和数百页的素描。“只有真实还原了历史人物生活场景,才能使观众如临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张振晖说。

  资料的搜集并不是影片制作难度最大的环节,对张振晖来说,八个月的制作周期才是最大的挑战。“常规影院动画最少需要三到四年的设计制作时间,而《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需要在八个月中完成影片设计制作的全过程。”张振晖说。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张振晖与小说原作者、编剧和导演交流沟通,开始设计电影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设计稿前后出了十几版,每一版都会针对各方的建议进行修改。在不断讨论后,主要人物基本定型,配角和道具围绕主要人物的形象去设计。”张振晖说。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张振晖超常规地完成了《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影片中近两百个人物、道具的设定。除了设计工作外,身兼副导演的张振晖还要负责影片动画稿的审看工作。对画面的精益求精和对影片艺术质量的坚持,让他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工作中。连续三个多月,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张振晖完成了1600个动画镜头、8万余张动画稿的审看、修改工作,保障了整个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事们都说,张振晖身上有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追求到有一点偏执,近乎完美的程度。遇到影片拍摄进度紧张,张导从不为赶工期而牺牲艺术效果。”同事说。“我觉得工匠精神应该包括创新和敬业,像我们美影厂的一些老艺术家,他们对自己笔下的一根线条或人物的一个表情都精益求精,必须要画到自己完全满意为止,这是值得我去学习的精神。”张振晖说。

  上海电影博物馆正在进行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的纪念展览,这部1964年制作的承载了几代人美好记忆的动画长片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不论从何种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此片都是国内水平最高的动画片。虽然参与制作的老艺术家们多数已相继离世,但‘美影精神’要传承下去。”张振晖说。“我觉得‘美影精神’和现在所讲的工匠精神是比较契合的,我们提出‘传承美影,传承经典’,就是要学习老艺术家们精益求精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对工作要专注认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做好任何工作最基本的道理和准则。”(记者 杨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