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桂边境,蒋介石集中了30万部队,在桂北湘江以东地域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天七夜,终于以折损过半的巨大代价突破了湘江封锁线,继续北上抗日。此役,3万多红军将士长眠在桂北的青山绿水间,一同留下的还有伟大的长征精神。

  2016年9月20日至24日,来自中央和地方20多家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新媒体记者参与了“长征路上奔小康”(广西站)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在当年红军途经的兴安、全州、灌阳三地进行为期5天的实地采访,深入革命遗址、烈士纪念园及新农村,探访长征遗迹,感触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我对长征精神的理解都是从书本得到的概念,缺乏直观、真切的认识。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我随同探访了湘江战役纪念公园、凤凰嘴渡口、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红五师指挥所旧址等长征旧址及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跟随先烈足迹,为革命先辈所经历的苦难及坚定的信念所震撼。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在兴安县城附近的湘江战役纪念公园,我们看到,由头像和浮雕巧妙连成一体的灰白花岗岩群雕,展现出湘江战役的多个历史画面,描绘了长征中的青年红军、女红军、老游击队员、儿童,展现了“远征”“渡江”“送别”“永生”等场景,全面展示了惨烈的湘江战役。

  在纪念群雕旁的英名廊,收录了在湘江战役牺牲的烈士共两万多名,包括师级干部18名、团级干部28名,主要包括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等各省的烈士名录,目前尚有上万烈士因无法确定名单而无法记载入“英名廊”。从名字上看,他们有父子兵,也有兄弟兵,还有许许多多甚至没有正规名字的烈士。红军时期,军级干部平均年龄大约为28、29岁,师团干部平均年龄为25岁,也就是说,革命先烈在青春年华时已经担负起国家救亡图存的重任,让人不禁感叹先烈们革命信念的坚定和伟大。

  走入湘江战役纪念馆,主碑门楣上聂荣臻元帅题写的“纪念突破湘江”六个大字依然醒目;高耸的纪念碑,静静地注视这片有着惨烈历史的土地;那把生锈的“汉阳造”被作为历史见证者保存了下来。昔日的战场让人刻骨铭心,这片土地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兴安人,他们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走向康庄大道。

  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一路走来,让我深受震撼的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位于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的酒海井。井是天然形成,如盛酒容器,井口约宽2米,上小下大,下有一条地下暗河相通,因其形,故取名酒海井。1934年,新圩阻击战时,100多名来不及转移的重伤员被敌人残忍地丢到酒海井里,全部壮烈牺牲。附近的村民得知红军伤病员在此牺牲后,冒着危险在井前祭奠亡灵。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每到清明,井边都会摆满鲜花。

  站在酒海井的护栏外,俯身探视,一股凉意迎面袭来。山风吹过,井内隐约传来沉闷的回声。当时的反动势力何其残忍,我们震撼为信念牺牲的精神,更感动着善良人民为为长征的艰苦卓绝添上了温暖的色调。

  今天的兴安、全州、灌阳,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勤劳续写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篇章,全力奔向小康之路卓有成效。正如同行的小伙伴所说,“我们探访长征先辈的足迹,是要不忘历史,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工作中,不忘那些不怕粉身碎骨留取丹心的英烈,不忘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对于媒体采编工作者来说,必须深入体验,走到基层中,了解实情了解民情,才有源源不竭的鲜活素材,才能对真实的社会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让新闻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有价值。(广西新闻网 蓝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