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实施网络扶贫,大力助推脱贫攻坚
——庄荣文同志在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6年11月29日)
同志们: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今天,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在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明年又将迎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南昌起义90周年和秋收起义90周年3个9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来到原中央苏区的赣州市宁都县召开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总结交流地方和部门的做法经验,加快推进网络扶贫各项工作。
赣南地处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也是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2016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再上井冈山,指出“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强调共产党人就是帮群众“跑事的”,要兑现“不让一个贫困老乡掉队”的庄严承诺。今天,我们就是要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红色革命精神,深入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借此机会,我讲3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意义
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提出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坚持全方位扶贫开发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共计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成为全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5575万贫困人口,这部分贫困人口分布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意志、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网络扶贫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一,网络扶贫行动是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当前,网络和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为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要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刘云山同志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辞中指出,国际社会有责任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信息技术普惠式发展,为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条件。汪洋副总理对网络扶贫也给予充分肯定。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战略任务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央网信办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制定并印发了《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建立了包括中组部、工信部、农业部等20个部门参加的网络扶贫行动部际协调机制,共同推动网络扶贫工作。
第二,网络扶贫行动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扶贫开发贵在精准,精准的关键在信息化。扶贫开发工作只有做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才能实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脱贫攻坚的数字化档案、大数据平台,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三,网络扶贫行动是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有力举措。目前,我们有7.1亿网民,还有近7亿人不是网民。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比城市低约40%,尚有约5万个行政村及大量自然村未通宽带。中西部移动宽带用户占比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城乡之间和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数字鸿沟正在从网络基础设施扩展到数字利用与素养上的能力差异。在信息时代,不让贫困地区群众掉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在使用互联网上掉队。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就是要为农村地区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迅速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网民转化为网民,开拓农村互联网应用市场,弥合数字鸿沟,让数字红利充分释放,让亿万人民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加广泛而且充足的获得感。
二、准确把握网络扶贫行动的内涵和要求
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要重点把握好:1(一套组合拳)、2(两袋理论)、5(五大工程)、7(七个一的信息服务体系)、N(N+1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体系)。
一要打好“一套组合拳”。网络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了网络、有了终端但没有信息、内容和服务,就好比有了路、有了车但没有货一样,网络利用率就不高,就不能产生效益,也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实施网络扶贫,就是要树立系统思维,从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系统部署、同步推进,打出一套组合拳,形成工作闭环。比如,工信部、财政部牵头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落实提速降费工作,推动贫困地区网络覆盖取得显著成效。农业部加快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极大提高了农民懂网、用网能力。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等部门推进电商扶贫工程,设立电商扶贫实验基地,有效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国家发改委、卫生计生委、教育部、民政部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信息惠民,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就是要发挥互联网的平台和通道作用,汇聚各部门、各地方和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网络服务取得实效。
二要坚持“两袋理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网络扶贫,不仅要丰富口袋,更要丰富脑袋。目前,有个别国家级贫困县为了争取国家专项扶贫资金和政策支持,不愿意脱贫,“贫困帽”竟然成为香饽饽。摆脱贫困的根本在于教育,在于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意识和技能,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克服交通闭塞等困难,及时将正能量传递给贫困户,增强他们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扶贫工作“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实施网络扶贫,就是要通过网络教育、网络文化、互联网医疗,帮助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有效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切实打开孩子通过网络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网络就业创业改变命运的通道,显著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为脱贫摘帽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要实施“五大工程”。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扶智工程、网络公益工程是网络扶贫行动的五大支柱。其中,网络覆盖工程是通道。要想富,先修路。要推动网络设施延伸到贫困地区的每个角落,为贫困人口打开连接外面世界的窗口。农村电商工程是动力。拔掉贫根、穷根,关键是要靠产业扶贫。要发挥“互联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网络扶智工程是核心。扶贫先治愚,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教育。要通过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加强干部群众培训工作、支持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返乡开展网络创业创新等举措,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信息服务工程是支撑。要通过建立全国大集中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现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实现扶贫开发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网络公益工程是保障。要通过网络营造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让全社会重视扶贫、参与扶贫、网上网下缔结同心圆,开展N个网民帮助一个贫困人口的“N+1”网络公益扶贫活动,让网信企业和广大网民成为网络公益扶贫的参与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四要建立“七个一”的信息服务体系。网络扶贫要整合各类资源和服务,建立起“一省一中心、一县一平台、一乡(镇)一节点、一村一带头人、一户一终端、一人一档案、一支队伍”的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一省一中心”是建立省级扶贫大数据平台,支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县一平台”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一乡(镇)一节点”是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点,开展结对帮扶。“一村一带头人”是发挥村支部书记及“两委”成员的作用,带领村民应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技能,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一户一终端”是为贫困家庭提供扶贫定制终端,帮助农民获取信息和服务。“一人一档案”是建立贫困户数字化档案,动态掌握贫困状况、贫困原因、脱贫情况。“一支队伍”是形成一支网络扶贫队伍,确保行动计划落地实施。
五要营造“N+1”人人参与的扶贫开发大格局。我国网民规模全球第一,具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网民力量,通过组织开展由若干个网民帮扶一个贫困户的“N+1”网络公益扶贫活动,将线下的结对帮扶工作搬到网上,把我们的网络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我们要加大网络宣传,让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边疆、传递到基层、传递到每一个群众,凝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做得越大,社会责任、道德责任就越大,公众对企业这方面的要求就越高。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这一点要给予充分肯定,希望继续发扬光大”。这次现场推进会将成立网络公益扶贫联盟,启动实施网络扶贫“双百”项目,开展网信企业和国家级贫困县结对帮扶,这些都是网信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脱贫攻坚的具体行动。
三、加快实施网络扶贫行动
《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扎实推进网络扶贫行动,正在涌现出一批典型。
在网络覆盖方面,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步伐。目前,安徽省已基本完成贫困村光纤宽带接入工作,贫困村用户全部具备光纤宽带业务开通条件。西藏自治区通信网络持续向农牧区、边境延伸,实现乡镇通光缆率、行政村通移动电话率均达到100%,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到85.13%,重要国道、铁路沿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3%以上。下一步,各地区要加快推进网络覆盖,鼓励研发网络扶贫移动应用程序和民族语言语音、视频技术,努力实现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打通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网络“大动脉”。
在农村电商方面,加快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目前,不少地方贫困地区县村级电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河北省62个贫困县已全部建成县级电商服务,736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6018个村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带动13.1万贫困人口参与电商扶贫。宁夏建成34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乡镇物流快递覆盖率超过80%。同时,电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重庆、天津、云南、青海、黑龙江等地结合实际,创新性提出“互联网+市场主体+贫困户”、建立“翼商联盟”服务站、开展互联网金融帮扶和结对帮扶等新模式。此次会议还要开通国家贫困县名优特产品网络博览会,帮助贫困县把特色产品卖到城里。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实施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工程,深入推进网上“一村一品”产业专项行动,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
在网络扶智方面,加快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江西省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普及应用,加快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学校对接。上海市积极组织网信企业,通过在线教育、公益支教、捐款助学等活动,对口帮扶贫困地区。下一步,各地区要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培养当地各级干部的网络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带领贫困人口运用互联网创业致富。同时,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智力、资金、渠道和技术等支持。
在信息服务方面,加快建立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重庆市初步构建了聚合党建、农业、文化、商贸、通信服务等信息资源,涵盖“市―区县―乡镇―村”四级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贫困村累计建成801个服务站点,带动近两万贫困人口就业。浙江省、湖北省通过构建面向农村的电子政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服务下移”。甘肃省、贵州省在大数据支撑扶贫工作上发力,建成“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扶贫云平台”,推动“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下一步,各地区要加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增强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协同性和整体性。
在网络公益方面,加快构建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大格局。北京市依托互联网公益联盟,整合网络扶贫资源,已经开展多项互联网公益活动,并将覆盖面拓展到其他省市贫困地区。山东省精心指导省内网站开设专题专栏,充分利用新技术、融媒体、“两微一端”等推出“扶贫36计”“‘聚焦齐长城’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特色小镇”“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等专题活动,累计点击量1000万余人次。下一步,我们要依托网络公益扶贫联盟,鼓励互联网企业、广大网民、青年团员、在校大学生等与贫困地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支持社会组织针对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公益活动。
最后,提几点要求和期望。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网络扶贫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此次会后,各地网信办要会同发改委、扶贫办等部门向本地区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同志做好汇报,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网络扶贫工作摆上本地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抓好工作部署、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
二要整合资源,系统部署。近年来,各部门各行业推进信息化向农村延伸,各地区建设了一批信息服务点、信息系统和行业数据库。网络扶贫不能搞重复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服务站、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系统部署和推进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等建设,推进共享共用,提高效益和水平。
三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网络扶贫是一项新的工作,可探索的空间很大、前景很广阔。试点省(区、市)要积极探索试点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网络扶贫经验。中央网信办将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组织开展网络扶贫考核评估工作,定期通报各地区落实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及时交流推广试点经验,对在网络扶贫工作表现突出的地区、机构和企业给予通报表扬。
同志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入攻坚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让我们凝神聚气,共同努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网络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