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中,从于都到兴国,从瑞金到南昌,我有幸重走了那片热土。五天四夜的行程已经结束,然而,在历史和现实的丈量中,一幕幕却在脑海中不断回放,久久难以忘怀。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漫长的历程中,深山大川、河流湖泊、雪山草地,难以想象的饥饿、严寒等生存极限考验横亘眼前,那群革命者却跋山涉水,一次次突破生死绝境,前赴后继,涅槃重生,身体力行地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这样的故事,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光阴流转,放到今天,我们很难有机会再重复先辈们所经历的光辉革命历史,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情怀理解长征,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吃苦”?

  带着问题出发,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在一步步的脚印中寻找答案。我以为,这是重走长征路的意义所在,也是难得的契机,让我们80后、90后有机会停下来,认真思考一番。

  在这次采访中,有两位老人让我印象深刻,至今想起来热泪盈眶。在于都县贡江镇红峰村,孤寡老人曾广洪坐在乔迁的新居里,谈起战火往事,一度哽咽抹泪。另一位是80多岁的烈属华姓老人,在两层小洋楼里,她有些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向我介绍墙上照片里的家人。

  两位老人娓娓道来,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听起来那么遥远,却又真实地发生着。生动、鲜活,还冒着热气,让人久久无法平静。

  这些饱含情感的线索、引人深思的细节,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就能感知到的温暖。这些经历过战火的老人,用他们最朴素的语言,用说到情深处的无语凝噎,用坚毅勇敢的眼神,传递出一种最质朴的情感。

  长征塑造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穿越80年的光阴,依然为我们提供着永恒的指引。答案就在这些老人身上,在一句句朴素的话语里。他们让我们明白:漫漫人生路,信念是比空气、阳光、粮食更珍贵的东西。正是这种不畏艰苦、吃苦耐劳的精神给养,激发了我们作为一个个独立个体存在的人,砥砺前行,走出自己的“长征”。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记者的信念。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下重新焕发光彩,让更多的读者感知那种力量,需要我们用肩上宽广的责任,用脚走到田间地头,去捕捉珍贵的镜头,用笔记录触及心灵的文字,在一篇篇稿件中原汁原味地展现,将长征精神辐射传播出去。

  那一片革命老区,铭刻着前辈铿锵的足迹;那一方红色热土,浇铸起先烈英勇的雕像。80年光阴,长征精神始终贯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赛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在实地调研中,于都县、兴国县念好致富经,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瑞金推广红色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南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科技龙头领域.....这些新做法新探索,不正是长征精神的延续吗?这种用脚步丈量出的情怀,成为我心底最温情的表达。

  长征永远在路上,奋斗的现实力量依然赓续,我们不忘初心。(人民日报客户端 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