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成都。要不是参加此次长征主题采访活动,还真没想到老家四川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中书写过如此浓墨重彩的篇章——从1935年1月到1936年8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境内转战、停留,活动区域近70个县,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创造了中央红军征战时间最长、经过地域最广、自然环境最恶劣、红军长征线路最长“四个之最”。

  颇感惭愧。无论是身为四川人,还是作为媒体人。

  仔细想想,长征,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更像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虽然我们无一例外都从课堂上、书本里学到过长征,但是停留在脑海中的多是那几个名词——两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草根、树皮。

  长征距离我们很近,又很远。

  重走长征路,给了我们一次走进历史的契机。

  触摸历史,高山仰止。这既是一次朝圣之旅,也是一次探寻力量之源的行走。

  我清晰地记得,在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红军过草地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同行的小伙伴们大都被这段话所震撼,点赞、拍照、转发、分享。

  这段话选自金一南力作《苦难辉煌》,用在红军过草地纪念碑上再合适不过。无数红军指战员为了朴素而坚定的革命理想,一路跋涉,浴血奋战,爬雪山、过草地,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抛在脑后。众多年轻的生命,悄无声息地倒在了雪山、草地。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民族解放和振兴。

  经历苦难,方得辉煌。

  走在长征路上,既是采访,也是探寻:是什么样的目标和力量,支撑着红军指战员能在前有天险、后有追兵的极端不利情况下,翻越天险,完成长征的壮举?

  走完这段长征路,我才深刻理解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答案得用身心去发现,用双脚去丈量——只有面对大渡河湍急的河水,才知道红军强渡大渡河的不易;只有登上夹金山海拔4114米的山顶,才知道爬雪山的艰难;只有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日干乔沼泽里,才知道过草地的危险……

  这些体验,是从书本上和网络里难以得到的。

  了解长征、纪念长征,最好的办法就是走长征路。

  作为媒体人,我们不仅要走长征路,更要采访好、宣传好、传播好长征,让受众一起来聆听长征途中感人肺腑的故事,领略红军将士卓然不凡的风采,感受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历史中获取我们成长的力量。

  怎么才算宣传好、传播好?

  看看我们高扬的旗帜——“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这已明白无误地告诉小伙伴们:我们既要梳理四川长征历史,更要聚焦今天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既要讲好红军故事,更要展示当代四川人的风貌。

  区别于传统媒体,网络和新媒体有着先天的传播优势:快速、互动、海量、多媒体、跨平台。一路采访,我们既了解了长征历史发生地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共同见证了网络媒体的创新与努力。如果说整个四川站采访是个“大目标”,报道好每一站行程、记录好每一天的见闻,则是记者们发力的“小目标”,于是,各家媒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使出杀手锏,有的用上“洪荒之力”。写稿写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坐在一路颠簸的车上码字不稀奇,带着氧气筒采访、爬格子的也比比皆是。

  长征路上,长征精神给了记者们最给力的给养。为了报道好长征,大家蛮拼的,新闻产品源源不断,图文、微博、专题、H5、微视频、网络直播……走一路,发一路。长征沿线风景都很美,长征报道也好看。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过:“只有亲自走过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出长征中的战斗和艰难困苦——特别是过雪山和草地。”长征干部学院纪委书记李劲也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的就是行万里路。尽管他们不缺优越的生活条件,知识信息获取丰富多样,但缺少的是亲身实践。”

  所以,历史需要了解,更需要体验。只有读懂了长征历史,才能理解先辈的选择,也才能认清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愿意再次出发。(中国军网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