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礼拜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湖南站活动结束了,回到北京,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调整一下,思绪却始终不能平静。梦里梦外,探访过的苗寨小村、古朴旧址不停地萦绕脑海。

  我肯定地告诉自己,这次的经历,终将陪伴我一生。

  对于一个近90后的青年而言,这次经历之前,长征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对于长征的认识,也仅仅限于求学时代的那些碎片化的记忆,比如翻雪山、过草地、渡金沙江......

  那个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历史事件,我并没能感同身受。

  补了好多天的功课,带着一种未知的兴奋和焦虑,踏上了南下重走长征路的旅程。几天时间里,我生平第一次真真切切的触碰到了长征,那个八十多年前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

  在怀化通道,当我第一次踏过通道会议旧址的门槛时,古朴庄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历史关头,性命攸关,前途攸关,“通道会议”堪称生死转折。虽然八十年后,落入眼里的只剩下空荡荡的会议旧址,但那种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依旧直指心底。

  作为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的出发地,开国元帅贺龙的家乡,桑植县那片红色故土令人眷恋。岁月流逝,纪念当年长征出发的纪念碑静默的矗立着,那个时候,即将西进的军团一定整装待发、豪情壮志。只有气壮山河的气势,才能让他们经受住翻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的重重关隘,最终实现胜利会师!

  就这样,长征路上的那些记忆和瞬间悄悄地拓在了我的心里,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长征留下的伟大精神,也慢慢渗透进自己的意志里。那些天,湛蓝的天空悠扬辽阔,揣着长征精神,生活中的很多烦恼也渐渐烟消云散,心情豁然开朗。

  这次的重走长征路有一个主题:长征路上奔小康。八十多年前,红色的故土为我们留下了波澜壮阔的伟大诗篇,八十年后,这里的人们又在脱贫攻坚的新战场上继续奋勇向前。

  很幸运的,我们探访了总书记去过的十八洞村。湘西蒙蒙的烟雨让十八洞村的苗寨显得格外灵动。三年前,一穷二白的十八洞村连吃一顿白米饭都困难,总书记的到来,为十八洞村带来了福气和未来。三年后的今天,当浩浩荡荡的采访团踏入十八洞村的梨子寨时,焕然一新的整洁村容,热情洋溢的村民笑脸,让人的心底温暖安定。

  在梨子寨,我们待了整整一下午。倾听过去的故事,感叹现在的时光:在精准扶贫思路的指引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

  短短六天的采访结束了,我倍感幸运。

  幸运自己在伟大长征胜利八十年时能真实地踏上当年长征的路途,用自己的心和情去体会长征,去感悟长征精神。

  幸运自己在那面红色的旗帜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种承诺,一份担当。

  我不知道在长征胜利九十周年的时候,还能不能有机会再去重走长征路。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怎么一种样子。但我确定的是,长征于我,再也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长征精神于我,也不再是无法企及的高地,而是实实在在融入我的意志和情怀里。

  一辈子一个人能经历的大事并不多,在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踏过长征路,一定算一个。(新华网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