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贵州站已顺利结束,如果要我从走访地中选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站,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湄潭县浙大西迁纪念馆。

  浙大西迁,远没有三所名校西迁昆明组建的西南联大更为人知。但28岁的讲解员阴利君,狠狠地戳中了在场记者的心,让后者一下就记住了浙大在湄潭办学七年的历史。

  为什么?看看大家对她的评价:“太声情并茂了。”“她投入了很多感情。”“很难听到这么有代入感的讲解。”

  很多记者都注意到,阴利君的眼眶数次泛红,最明显的是,唱浙大校歌《大不自多》时,阴利君中间一度有些哽咽,停了几秒,再唱起来音调都变了。

  阴利君二三十分钟的讲解中,几乎没一名记者“掉队”,反而原先在外围的人不断离她更近,试图听得更真切。讲解完之后,在场听众不约而同鼓起掌。听完讲解鼓掌,这还是此次行程中的唯一一遭。

  一段历史重复说四五年,说的话也没什么变化, 是什么让她仍然保持初心,眼中常含泪水?我想,唯一的答案只能是“动情”——她投入了情感,进入了历史。她爱浙大与湄潭的“不解之缘”,她在说给听众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阴利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很多人铭记住这段历史,“走转改”的采访团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批。而在阴利君身上,正有着我们这些新媒体人最需要学习的地方。

  “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背后是新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新要求,媒体人要把脚站在土地上、站在群众边,真实发出基层的声音。

  我们和阴利君一样,都是信息的中间人、传播者,事实上就是读者的“讲解员”。如果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情感,我们面对群众时就只能发出“平庸之问”,所获取的只能是没有“血肉”的信息,即使技术再炫、传播渠道再丰富,也很难想象我们能让百姓事鲜活起来。

  语言和技术都是用来表达的,亲情、感动、悲壮,让人“共情”的情感才能润物无声、震撼灵魂。再进一步,如果没有“共情”,我们的作品谈何影响力,谈何引导舆论、凝聚共识?

  如今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权威被解构,老媒体人似乎感觉站在山崖边,稍不留神就会被“社交网络之风”吹落。“脊背发凉”的危机感能促人奋进,此时并不能惶恐不安,没有方向地东突西进,而是应该更深刻地理解“走转改”的本质,去对群众“爱得深沉”,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动情”二字虽略显俗套平庸,但真理往往就是如此简单朴素。群众生活百态哪一件都值得着墨,媒体人的关注范围因此可比阴利君广得多,若我们能像后者一样动情,忠实受众必将不在少数。

  此次“走转改”活动,采访团写出了一批具备“动情”属性的稿件,这些稿件传播力强,取得了不错的舆论效果。但平心而论,我们的“走转改”仍任重道远。在以后,媒体人,尤其是我们网络媒体人,在“动情”道路上还需学习红军攻下娄山关的精神:“莫道雄关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华网 陈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