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讲话,这是对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国主张的再度重申,表达了中国对未来网络空间人类发展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务实贡献。

  在当今国际关系领域,对“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现实理念,从而形成不同的方向道路:一种是旧有格局中的“零和”思维,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因矛盾而对抗,为争夺主导权而结盟,从而加剧冲突、封闭和战争的风险;另一种则是中国一直倡导和遵循的共赢理念,主张各国通过经贸往来、互动交往、体系共建、文化共享等方式,形成彼此尊重、和谐发展的人类共同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网络在普惠全球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本届大会,习主席再次重申:“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深刻阐明了中国将网络作为人类生存新空间,希望实现互联互通,走一条各国共赢发展之路的美好愿望,也为世界互联网前景提出了务实发展、共享共治的框架构想。

  从零和到共赢,是思维的转换,也是理念的创新。最根本、最强大的现实起点莫过于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由于贫富差距、信息资源多寡和经济、科技等领域发展的不平衡,全球网络新经济发展还存在结构性差距,一个突出表现是形成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一些国家、地区和人群的发展机遇,造成了世界信息、财富、机遇流动、分配上的不平等倾斜。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也使全球安全问题更显突出。习近平主席强调“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各国在信息时代生存权、发展权的深刻重视。

  网络时代,创新发展的意义一是填补“数字鸿沟”,二是普惠更广大社会群体,从而提升全球人民的福祉。这要靠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来夯实,要靠数字经济的发展来加速,也要靠转变发展方式、变革运行模式来实现。目前,中国正以蓬勃的发展、开放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国的投资兴业、互动交往,所实施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中国”、“分享经济”,不仅普惠于本国发展和百姓生活,也促进了全球资源共享、推动了全球数字经济的健康运行。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共同繁荣,这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是中国造福于当代世界的重大贡献,更应成为互联网时代国际社会造福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抉择。

  发展是安全的目的,安全是发展的保障。网络空间扩大了国家利益范围,也拓宽了全球发展领域。随着社交媒体、移动互联、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拥抱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然而,网络空间并不平静。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边界模糊,带来的新的控制与干涉,成为关乎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的新课题。多种显在与潜在的技术挑战共存,公共与私人领域权利冲突不断,极端主义和狂热分子造成威胁。

  近年来,围绕气候、种族、难民、能源等重大国际问题,多元思潮、多种利益群体形成的网络交锋时显激烈;网络攻击、网络侵权、信息泄漏等诸多互联网领域的新问题使国家、公共社会和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网络空间的动荡对网络空间的安全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没有互联网的安全,就没有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平等参与、共同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守护世界和平、提高人类福祉,亟待明确网络空间未来发展的全球愿景,建立平等尊重、安全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当此之时,习近平主席指出:“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基于对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理解,是融网络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考虑于一体的新的国际安全治理观。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以尊重主权为理念,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人类福祉为根本,“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的提出,反映了中国方案对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巨大变革的深刻启示。今天,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再次齐聚乌镇,以协商对话、沟通共享的方式,促成布局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世界级磋商,这正是网络时代中国倡导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最深刻、最生动的践行。(作者:孟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

    【网信网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系列评论:

   互联网如何更好地造福人类

   开启“乌镇时间” 中国平台共治世界网事

   持续共建安全有序的互联网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