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题: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长征胜利的积极意义

  李涛、马艺、李兵峰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这首陈毅元帅所作的《赣南游击词》,反映的就是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8省范围内的15块游击区,坚持历时3年的游击战争,为长征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此,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南方游击区“是我们和国民党十年血战的结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

  积极掩护主力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在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前,中共中央决定由项英、瞿秋白、陈毅等组成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统一领导留下的红24师和独立第3、第7、第11团及赣南军区、江西军区、福建军区、闽赣军区地方武装,共1.6万余人,以瑞金、会昌、雩都、宁都4县之间三角地区为最后基本的游击区,继续坚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4年10月上旬,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24师及各军区独立团接替主力红军防务,积极开展游击活动,伪装主力部队,迷惑、迟滞国民党军前进,掩护主力红军集结与移动。

  同时,还承担了收容伤员、运送粮食弹药等任务,先后收容了数万名伤病员,一些轻伤员伤愈后即投入了当地游击战争,重伤员被分散安置在人民群众家里,从而支援和保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

  配合并策应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

  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及邻近苏区和各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虽没有从战役战斗上直接配合主力红军的战略行动,但钳制和吸引了几十万国民党军,减轻了主力红军的压力,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

  如,1934年11月21日,红24师在瑞金城南谢坊西侧的湾塘岗伏击国民党军东路第3师,共歼敌半个旅、击溃半个旅,是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军区部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国民党军发现中央苏区仍有正规红军后,不得不由急进改为缓进,集中20多个师共20余万人实施“围剿”。

  1935年春,中央苏区被国民党军占领,中共苏区中央分局按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示,率红24师、各独立团及各军区地方武装,突围转移,分散到赣粤边、闽赣边、闽西地区,坚持游击战争。湘赣苏区红6军团突围西征后,留在苏区的独立团和各县游击队,在中共湘赣省委和湘赣军区领导下,英勇抗击国民党军6个正规师、5个保安团和众多的地主反动武装。

  鄂豫皖苏区红25军长征后,留在这一地区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高敬亭根据省委指示,重建红28军,坚持游击战争,吸引和钳制了国民党正规军最多时达68个团,歼敌18个营又15个连和大量反动民团武装。此外,湘鄂赣、闽北、闽东、闽粤边等苏区、游击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也吸引和钳制了大量国民党军,使其难以调集更多的兵力去“追剿”长征中的主力红军,从而减轻了主力红军长征的压力,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战略转移。

  保存了中国革命在南方的战略支点

  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之患。

  1935年春,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大军对南方各苏区和游击区进行全面“清剿”,同时在政治上实行“瓦解”“隔离”政策,在经济上实行严密的封锁,妄图将红军和游击队困死在深山密林之中。

  在国民党军重重包围下,何叔衡、阮啸仙、贺昌、毛泽覃等相继在战斗中牺牲,红军和游击队被困在深山密林里,昼伏夜行,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没有粮食吃,只得以野果、野菜、草根充饥。

  尽管生活艰苦、环境险恶,但广大指战员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在当地党组织领导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利用各省边界地区的有利地势,以山地为依托,采取高度灵活的游击战术,避实就虚,避强击弱,昼伏夜出,袭击国民党军及其地方武装,积极开展反“清剿”斗争,恢复和巩固了各游击区,形成了与主力红军长征相互策应的第二战场。

  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在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生存条件异常艰苦、斗争环境无比恶劣的情况下,孤悬敌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不仅打击、消耗了进犯各苏区和游击区的国民党军队,保持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而且造就了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英勇善战的部队,为革命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同时还掩护和保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钳制和吸引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