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的故乡,离情别恨,莫缭绕我的征裳;国泪乡愁,莫羁绊我的戎装,我要先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把我的热血与头颅贡献给多故多难的党!

——红军诀别诗

1936年4月,红军战士彭家模在芦山县境内的双河场马家大院写下这首题壁诗。这里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作者彭家模的更多信息已无从考证,但岁月淹没不了红军战士慷慨悲歌的家国豪情。80年后,怀着崇敬之心打开历史画卷,透过一首诗,重拾一段岁月;透过峥嵘岁月,铭记一众英雄;透过铁血英雄,传承一种精神。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在红军长征途经地四川吹响集结号,来自39家网络媒体的50余名记者追寻着红军的足迹,跨越两市一州七个县,从安顺场沿大渡河一路北上,站上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之巅,到达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直至川西北的茫茫草原。

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聚居点。

这一路,一边是令人心生敬意的革命遗迹,一边是四川这个曾经遭受地震灾害的革命老区焕发的新生机:雪山村在地震废墟上建起高端民宿;硗碛藏族乡的牧场天路带来旅游新商机;小金县夹金村的玫瑰种植产业打开一条因地制宜致富路;川主寺传子沟村靠唐卡艺术转动致富经……昔日的贫困老区,曾经的地震灾区,已然旧貌换新颜,脱贫致富的火种已燎然成势。长征精神鼓舞着一大批敢闯敢拼的致富带头人,带领着老区人民大步迈向新生活。 5天,1500多公里的行程,虽然远远不及红军徒步长征走过的距离,却足以令记者们难以忘怀。曾经,“红军不怕远征难”是留存于诗歌书页中的遐想,如今,“走过方知远征难”成为始于脚下刻于心中的执念。

铁骨忠魂 用坚毅凝结红色热土

采访团此行共参访了5个革命遗址、5个纪念馆和3座纪念碑,暗影斑驳的遗物,斗志昂扬的碑文,诉说着红军当年的艰苦步履。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名录;在川主寺镇红军长征纪念馆,有长征中牺牲的营以上烈士名单;在红军过草地遗址日干乔沼泽,讲解员告诉我们,红军过草地时牺牲的人数多到难以精确统计名单……站在一个个数字前,念出一串串陌生的名字,眼前浮现的,是红军将士们战斗时身着单衣草鞋,用山峰般的躯体穿过枪林弹雨的身影;是他们牺牲时备受煎熬,用钢铁般的意志坚持至最后一刻的微弱喘息。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展出的红军渡河所用船只仿制品。(中国网信网郭子涵 摄)

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红一团在团长杨得志的率领下夜袭大渡河南岸敌军,迅速占领安顺场渡口。兵贵神速,片刻也耽误不得,25日清晨,部队决定从一营二连挑选队员组成奋勇队率先渡河,得知消息的战士们各个斗志昂扬,争着抢着要参加。当营长将十六人名单宣读完毕后,二连的通信员陈万青突然“哇”地一声冲出了队伍。他一边哭,一边嚷着:“我也去!我一定要去!”那年,陈万青17岁。他知道,这条水流奔涌的河道是当年的翼王悲剧地,更是眼前两岸重兵夹击下的战斗场,情势危急,后果未知,上了船很可能也是上了不归路,可是他毅然决然,视死如归。

红军过草地走过的日干乔沼泽。(中国网信网郭子涵 摄)

在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行军战斗中,炊事班和担架队是负重最多也是伤亡最重的队伍。在过草地时,为减轻行军负重,部队规定每人只准挑四十斤粮食。九人组成的炊事班,为了给战士们多备一些粮食,超负荷前行。为了给战士们做饭烧水,一口大铜锅也怎么都不肯丢下。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倒下去牺牲了,另一个炊事员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捡起铜锅继续走。炊事班的战士一个个牺牲,班长就自己挑起了几个人的工作,半夜起来为战士们烧水,当战士们再次看见他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冰凉,而他身旁的铜锅正热气滚滚。

辛勤奉献 用坚守构筑幸福生活

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大多山高水寒,物产不丰,自然条件恶劣,可就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浸润着长征精神长大,他们坚信,人可以战胜自然,他们吃苦在前,辛勤奉献,带领群众在脱贫攻坚的“长征”路上攻坚克难,续写着长征精神的新篇章。

硗碛藏族乡嘎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朝军,他出生在夹金山下的嘎日村,从小就对红军故事耳濡目染。“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杨朝军来不及考虑自家房屋的损毁,无偿提供机具疏通硗碛至宝兴公路,还发动亲朋好友20人,在靠近县城的省道210线旁搭上帐篷,向受灾群众、抗震救灾队伍、志愿者等免费提供“爱心餐”,时间长达一个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杨朝军率先行动,带领全村群众修建了雅安地震灾区震后第一条牧道,自此,牧民放牧不必住在山上,骑摩托车当天便可往返于牧区和家中,牧道开启了全村牧民灾后产业致富的“通天路”,通天路上的“达瓦更扎”景区更是美名远播。


杨朝军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网信网郭子涵 摄)

陈望慧是达维镇冒水村的村主任。如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是一直萦绕在她心头的大事。偶然的机会让她了解了玫瑰种植的种种利处。从2011年开始,她独自一人走出大山,踏上了外出考察的未知路,她先后到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九个省区考察玫瑰的种植,专家告诉陈望慧,小金县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适合种植大马士革玫瑰的地方。随后,她组织大家因地制宜扩大玫瑰种类和种植面积,建立温室大棚,联合企业与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陈望慧用自己不服输的心气儿,为村民开辟了一条玫瑰铺就的致富路。她说,希望自己的玫瑰能像当年红军远征一样,走出大山,让世界闻到玫瑰的花香。

在夹金村的玫瑰种植园,陈望慧接受记者们的采访。(中国网信网郭子涵 摄)

继往开来 用奋斗传承先辈遗志

采访活动的最后一站,记者团来到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在纪念碑山脚下的空地上,记者团全体肃立,脱帽默哀,带队同志为红军烈士献上花篮。天一直下着小雨,山区的湿寒愈加严重,但那一刻,内心却格外的通透明亮。我们致敬先烈,我们感念先辈遗志,就是在接受某种精神力量的传承,革命精神流传下来,再承载下去,便是此行的意义。

9月14日,记者团在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肃立默哀。

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在他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中写道: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

此次活动的记者团也是一支由“80后”、“90后”组成的年轻队伍,他们坚强勇敢,高原反应引起头痛,就忍一忍熬过去;他们笔耕不辍,在持续颠簸的大巴车上,在凌晨的灯光下,将心中的百转千回化成笔下的真情流露;他们利用最新的报道手段,将巴蜀大地的革命历史和发展新貌带出群山,让老区的精神气质影响更多的人。

记者们共同的努力,终于收获累累硕果:截至9月18日9时,涉及此次活动的信息总量累计达88790条,新浪微博开设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筑梦长征路#等微话题,阅读量达5.7亿。

记者团在红军第三十军指挥部旧址。

中国网记者宋若冰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一次,青年人终于摆脱书本,脚踏实地的踏上了当年红军青年所走过的道路,跨越80年的历史,实现了青年与青年的对话。”记者们肩上的担子变沉重了,可前行的路却越发清晰起来。长征路蜿蜒在脚下,长征情流淌在笔端,长征魂注刻在心中。做坚定的传承者,让长征精神指引我们一路向前!(中国网信网 郭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