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重温长征史 重走长征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近日,中国记协组织60名全国部分新闻单位的夜班编辑踏上福建省龙岩市这片红色热土,参观革命旧址,体察老区新发展,挖掘新闻素材。8天的行程一路走来,夜班编辑们收获了什么?今天,我们选取部分采访手记,与同行们分享他们的感动和思考。

  在红色沃土挖掘新闻富矿

光明日报社王清彬

青山处处埋忠骨,红色精神代代传,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闽西儿女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在红军长征第一村—长汀县中复村,当年红军桥上征兵丈量身高的刻痕依然清晰可见;“红军来了喜连连,接龙桥上人堆人,送粮送盐送医药,不是亲人胜亲人”的红歌时常有人唱起……

在松毛岭保卫战旧址,在古田会议旧址,在瞿秋白纪念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现在眼前。远去了鼓角争鸣,却走进了新闻的战场,同行的编辑记者在这座新闻富矿上,各自施展才华、挖掘素材。

一路走来,红色解说员是我们采访的对象,农村电商的老板也是采访对象,即使来去匆匆的游客也时常被编辑同行围住问几个问题……新闻无处不在,周围的一切都是我们采访的对象。

作为新闻工作者,此次闽西行,让我感悟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走转改”,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故事的新闻作品,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对话致富带头人

新华社王蒙

体察老区新发展长汀县是我们此次龙岩行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介绍情况和实地采访,我们看到这个曾经有“苏区小上海”之称、现在仍是省级贫困县的地方,广大人民群众在当地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阔步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

在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全国“三八红旗手”沈腾香向我们讲述了她是如何带领乡亲们,通过智力扶贫和经济扶贫,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的发展模式,把这个“山上没资源、人均三分田、卖柴换油盐、养只大猪等过年”的贫困村,从昔日的“难坑”变成今日的“绿洲”,成功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的科学发展之路。

下基层、接地气,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一贯要求。这次活动让我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进一步了解了国情社情,提高了综合素养;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后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怀着对党的无限深情,秉承长征精神,今后我必将切实履行习总书记提出的“48字”职责和使命。

一路走一路看

中国工商报社王春艳

用好手中的笔九年前,我曾来到这片革命圣地进行采访。这次,我不仅想接受一次党史党性教育,更想看看那些我曾采访过的市场主体、基层工商干部,重新认识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革命老区。

在龙岩,我采访了10余名经营者和工商干部,参观了古田镇现代化的农家乐和家庭农场,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的竹业公司,考察了发展林业经济的新农村,每一次都收获满满。

来到长汀县河田中心卫生院,医生说:医改8年来,农村的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观,大多可以实现本地就医,医疗资源更趋平衡。“互联网+分级诊疗”项目在一个月内就可以为20余名疑难杂症农村病患诊治病情。

革命、军事、文化、医疗、环境和农业,我一路走一路看,在敬仰先辈,敬佩改革开放实践者的同时,更感到要坚定对党的信仰和忠诚,用手中的笔报道好祖国的成就,做一名爱岗敬业,爱国爱民的新闻工作者。

踏寻先辈足迹奋勇前行

赣南日报社郭远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寻访着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足迹。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800多件珍贵的文物、近千幅历史照片,诉说着闽西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

路过长汀与边城的交界处,松毛岭战役无名烈士墓就矗立在公路边,这座普通的烈士墓,是万千无名英雄的归宿地。为体验当年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记者编辑们从山腰而上看战壕、看防空洞、登望台。在登望台,烈士后人黄润济给记者讲解了当年战役的情景,一场艰苦激烈的战役在他的详细讲解中再现。同时,记者编辑们也体会到了老区人民当年支持革命、支援红军的无私情怀。

如今,硝烟已经远去,红军战士的忠骨也已永远被埋葬。80年来,闽西群众默默无私地用行动保护战争遗址,缅怀先烈。同时,老区人民也继承和弘扬红军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展产业,保护生态,经济社会得到加快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龙岩之行,让我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沿着先辈探寻真理的足迹奋勇前行,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