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6月20日电(记者林小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20日公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登上榜首,这是中国“芯”走上自主之路的里程碑式事件,意味着中国掌握了超算制造的主要核心技术。中国超级计算机拥有中国“芯”终于不再是梦想,而是成为了再真实不过的现实。
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科研的一个基础工具,为解决经济、科技等领域一系列重大挑战提供了重要手段,对提升综合国力具有战略意义。然而,无论是当年“天河一号”打破美日占据500强榜单头名位置的垄断局面,还是“天河二号”在过去3年中连续6度称雄,中国人自豪的同时也不乏遗憾,那就是核心的芯片技术仍没有摆脱对外国“芯”的依赖。
2015年年初,美国政府禁止其企业向中国出口与超级计算机相关的技术,更是让中国人意识到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但从积极方面看,禁令促使中国猛醒。正如榜单主要编撰人、美国田纳西大学计算机学教授杰克·唐加拉当时所言:“美国政府试图遏制高性能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但禁令很有可能会加速‘中国设计’芯片的研制。”
一年之后,“神威太湖之光”夺得全球超算冠军,向世界正式宣告中国“芯”的到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边分校超级计算实验室负责人陈子忠对新华社记者说,虽然中国已经多次使用美国芯片组建的超级计算机登上500强榜单榜首,但“神威太湖之光”凭借的是中国自主芯片获此殊荣。这个系统不仅性能卓越,而且能效优异,“充分展现了中国计算机专家的设计智慧”。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主任迟学斌说:“这是我国自己的处理器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最成功的应用,比现在的‘cpu+加速器’的(计算)系统还能够节能,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在处理器研制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他认为,“神威太湖之光”的研制成功为下一代超算系统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那就是可以使用众核处理器构建超算系统,避免使用加速器给程序设计带来困难,这为使用好超算系统提供了极大方便。
喜上加喜的是,在中国国内超算生产商联想、中科曙光与浪潮等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第一次把美国赶下占据了23年之久的超算入榜总数“王座”。中国此次“入围”系统数量是167台,比美国的165台只超出两台。唐加拉感慨地说:“2001年中国上榜数量还是零,但今天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没有其他国家有这样快的增长速度。”
陈子忠说,这说明“中国政府近年来对信息技术领域极其重视,投资力度加大,也表明在中国计算机专家的长期努力下,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现在“中国已经掌握了超级计算机制造的主要核心技术,在超级计算领域的竞争力和实力将越来越强”。
但国家863计划高效能计算机及应用服务环境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钱德沛提醒说,美国整体上仍处于领先地位,技术储备的纵深比中国深得多,美日欧在超算应用方面要比中国有优势。“中国不能盲目乐观。而且入榜的很多系统严格上不属于超算,是数据中心等系统,美国、日本等一般不将这类系统列入超算,所以数量不能说明一切”。
可以预计的是,在未来几年,超算领域将再次出现“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局面。美国在2018年前后将有至少3台浮点计算能力达到每秒10亿亿次级别的超级计算机问世,日本新一代超算Flagship 2020也将在2020年左右上线。所以,对超算榜首可能出现的交替领先态势,应以平常心对待。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的计算能力已成为现代国家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榜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的计算实力,但中国要成为像美国那样的计算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子忠建议,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在超算领域的竞争力,中国还需在超级计算的软件研制、应用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钱德沛则坦言,“中国有进步,但是弱点也明显”。要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在核心关键技术,例如新型器件、新的体系结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并行算法等方面加大努力。特别是围绕国产处理器,要建立生态系统,要有更多的研究团队、公司为国产处理器研发软件,研发面向市场的服务器系统,否则不可能会形成产业规模,目前中国仍然存在重机器、轻环境、轻应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