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参加这么重要的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刚才三位专家学者都论述了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的重要性,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的宗旨之一,就是“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那么,我今天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文化传播主体来探讨,就是企业的国际化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要求,其一是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其二就是从科技发展大国向科技创新强国转型。这两个转型要求我们的企业通过企业发展、教育转型和企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更有力地迈开国际化的步伐,在输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好地输出中华优秀文化这种精神文明。我们的目标要从集中于本土的产品服务,转变为向全世界提供新的产品、服务、技术和文化。由此可见,实现成功的跨国经营、全球发展是中国企业新的目标、新的意义,也是在未来彰显我们作为经济、技术、文化强国应有实力的必由之路。

企业国际化有很多动因: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新市场,需要更廉价优质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分散经营风险,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很关键的动因,就是要促使中国企业从输出传统产品和服务转向输出技术。也就是说,十三五之后,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新动因新要求,是要从对外信息和技术的依赖,变成对国外输出我们的先进技术。实际上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成功实现了这样的转型,其中一个案例就是高铁。中国的高铁最初引进时,时速是200公里;当时无论是德国、加拿大还是法国,他们只生产时速200公里的高铁。而在中国,我们依靠党和政府的支持,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通过技术人员自力更生创新突破,高铁技术已经实现跨越发展,不仅是速度,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世界领先优势。我们预测在未来两三年,高铁的时速可能会达到时速800公里。从刚引进时的200公里时速,发展到600~800公里高时速,这是我们中国技术取得的成就,根本上是中国的文化精神在起作用,中国古代就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技术的创新进步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良好表达。未来高铁的发展会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不仅是科技名片,也是文化形象名片。

这也就说到了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新动因新要求——输出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积淀了深如瀚海、灿若星辰的治国之道和修身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以人为本”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论述最多、运用最广且较为成功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其突出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注重发挥人的自觉、自强、自律,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强调精神的伟大力量,强调道德的重要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立了不少值得肯定的优秀的商业文化。这些优秀的商业文化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先进的商业文化,这种感通融合而产生的扬弃革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有益发展,也是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再造,是我们对世界商业文明的独特贡献,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最值得向世界宣传和展示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非常希望广大中国企业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承载起来、提升上来、表达出来,能够在企业文化精神上实现与时俱进的自我革新,并积极向海外进行有效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新元素、新形象、新力量!

我再举几个中国企业的例子。比如,中国航天企业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力攻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国企业文化、科技文化的一种极致表现。我认为,这是中国企业文化中最有力的、也是很有代表性的,是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很需要在网络上、对海外进行传播的中国企业文化。

比如核工业。中国的核工业企业提出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精神,这种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非常有价值。中国的核技术输出是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要输出这样的核工业文化——精细,严格,严谨,对世界负责。

再比如中航国际。中航国际确立的企业使命是:“超越商业,共创美好世界。”这不就是儒家义利观的体现吗?立足商业,但要创造超越商业的价值,以“共创美好世界”为依归,不就是天下为公吗?中国企业在超越外国企业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我们的经济技术实力,还要体现我们对环境、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以及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应有的贡献。中航国际的价值观是:“人本、责任、伙伴、创新、知行合一”。一目了然,这些都与中华优秀文化息息相关,特别是“知行合一”,这是明代大儒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这就是提醒企业全体员工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失本心,不被物质所奴役。中航国际发展到哪里,就应当把这个价值观传播到哪里。

再一个就是国家电网。下一步将要走向世界的,电力技术和设备是很重要的一块,因为中国的特高压输配电技术超越欧美。以前我们电力传输技术很薄弱,现在却能够超越欧美,为什么?我想企业文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电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守“四个服务”: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四个服务”体现了公司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的宗旨。电力技术和设备在走出去的时候,也要同时传导这种技术成就背后的价值理念。

还有建设银行。建行提出“建设现代生活”的理念,并且落实得非常好。我认为建行是几大国有银行中发展思路和服务理念转型做得比较超前也比较成功的。《道德经》里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你如果竭力把最优质最高端最人性化的服务提供给客户,客户自然就能回馈给你理想的收益。

以上我提到的都是国有企业,再谈几家典型的民营企业。首先讲海尔集团。山东是儒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在海尔的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明显吸收了儒家文化的优点,而这种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对整个企业的稳定和团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张瑞敏先生还将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为”创造性地运用到企业发展中,使得每个员工既是企业一员,又是“创业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张瑞敏先生对企业文化尤为重视,他把自己这个首席执行官把定位为首席文化官,在他的主导下,海尔糅合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优点,贯通了传统工业文明和互联网文明的优势,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也形成了独有的强大竞争力。相比较而言,欧美的企业要么就是工业文明,要么就是互联网文明,显得较为单一。据说今年海尔即将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产业部分,这些国际优秀企业愿意被海尔收购,资本是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是人家觉得海尔的文化够高够先进,足以涵容和引领他们。海尔这种传统文化智慧融合时代创新精神而成的企业文化,值得我们充满自信地向世界推广。

咱们今天是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高峰论坛,最后讲一家互联网公司——几乎无人不知的腾讯。腾讯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什么叫依归?就是落脚点,就是所有工作最终指向的地方。这个经营理念稍微细化一下,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不因商业利益伤害用户价值;二是关注并深刻理解用户需求,不断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三是重视与用户的情感沟通,尊重用户感受,与用户共同成长。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腾讯把经营重点放在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度关切和持续关注上,为中国广大网民打造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互联网平台。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腾讯推出的一系列产品、服务和技术创新,使中国人的日常交互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家想想,当年有多少人没用过QQ?现在又有几个人离得开微信?一家企业,如果天天把眼光放在怎么挣钱上,反而挣不来大钱;而时时把客户需求放在心上,把价值创造放在心上,客户一定把你放在心上,长远来说效益肯定好。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其实,道谋好了,食自然就在了。应该说,腾讯这种经营理念的有效运用和企业文化的成功塑造,为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和标准。这样的典型值得挖掘。所以,当我们走向世界时,这样的中国企业故事就很有说头,这样的中国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就特别值得宣传和推广。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要走向中高端,技术结构也要走向中高端,我们的企业发展思想和文化建设也要走向中高端。如果说传统工业时代咱们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时代咱们相关产业的起点并不低,成绩并不差。我们应当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前布局,苦练内功,努力通过精益求精的产品、服务、技术表达我们的态度、彰显我们的实力、弘扬我们的文化!

在此我提出三个观点:

向世界输出优质、特色产品和服务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要求;

向世界输出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方向;

向世界输出中华优秀文化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使命!

因此,“企业出海,文化领航”应当成为新时期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新理念、新战略。我相信,中国人、中国企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我们清华大学相关的机构和师生非常愿意跟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一起,共同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这一宏伟事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