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河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专项行动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省内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呈现出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专业化程度高、受害群体覆盖面增大、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赃款转移提取速度快等特点。记者也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专业化程度高

  犯罪分子从最初的“短信中奖”、“销售伪劣商品”等几类作案方式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诈骗”、“网络投资诈骗”、“利用QQ聊天诈骗”等二十几类方式,手段不断升级,欺骗性越来越强,群众识别越来越难。从犯罪的模式看,犯罪团伙从家族式合伙作案逐步向产业化、企业化发展,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形成了产业化运作模式。

  受害群体覆盖面增大

  受害人群从城市逐步向县城、农村扩展,受害人年龄从中老年逐步向青少年扩展。既有普通老百姓,又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国家公务人员,甚至还有资深职业经理和公司企业老总。

  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社会诚信,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百姓生活安宁,有的群众“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导致倾家荡产;有的企业资金被骗而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事件;有的散布恐怖谣言、虚假信息,引发社会恐慌,给社会安全和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赃款转移提取速度快,公安机关破案难

  对于一些跨区域特别是跨境的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从境外使用网络电话实施诈骗得手后,转移赃款的速度非常快。通常受害人的钱款一到账,嫌疑人在几分钟内即将赃款层层转移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其它账户上,并雇佣专人在异地迅速将钱款分批取走,给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带来了极大困难。(记者 宁晓雪 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