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新闻中心通联部主任、记者曾小颖(右一)、记者彭双林(右二)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采访村民。
编者按: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48个字,概括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2月19日举行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的工作全局,为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明确要求,提出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红网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实践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中国梦的实现,为“四个全面”、“五个发展”鼓劲加油。
中南传媒董事、红网党委书记、董事长舒斌: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彻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总书记新春上班后的第一个走访活动,就是看望媒体,为新闻工作者点赞,这不单是对中央媒体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全国所有媒体的肯定和鼓励。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48字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媒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深刻学习、消化、吸收,并落实到具体的新闻报道工作中。
从媒体主要负责人的角度来说,首先自己就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职尽责,在导向问题上不打折、不含糊,让主流声音传得更广、主流舆论传得更响。
同时,要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个宣传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贯彻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特别是加强对新媒体和论坛的管理,不做标题党、不盲目追求点击率,用真实、准确、及时、全面、立体、好看的报道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今年,红网两端(电脑端和时刻新闻客户端)都将进行提质改版,我们将肩负起湖南媒体融合责任,将时刻新闻客户端用户发展到1000万,同时整合省内各市州报刊网台资源,为大局服务,为人民书写,创作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红网新闻中心副主任、《百姓呼声》编辑部主任肖雄:搭建更好、更便捷、更高效的网络问政平台
近年来,人民群众越来越喜欢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诉求,党委政府也乐意通过网络来回应关切。红网《百姓呼声》《问政湖南》栏目2015年共收到各级党委政府回复或解决问题24307个,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数量连续3年突破2万个,已成为湖南网络问政工作的主平台、主阵地。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搭建更好、更便捷、更高效的网络问政平台,发挥好平台的桥梁作用、监督作用,加强平台创新、内容创新和互动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增强平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影响力、传播力,进一步做好网上群众工作,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红网政务中心副主任兼编辑部主任冯钧:用先进的理念、方式、表现手法更好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红网政务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紧密省委省政府各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是新闻工作在新时期最基本的要求,更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始终与党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在工作中坚定地围绕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使新闻宣传工作既具有全局的高度,又贴近群众的需求;既服务于大局,又为群众喜闻乐见,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总书记提出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
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必须贯穿于新闻工作始终,对每一个事实的认定,每篇稿件的采写,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符号不得有半点马虎和随意。这是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同时,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先进的理念、方式、表现手法更好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让新闻宣传始终是最新的、最吸引人的。
红网新闻中心编辑部主任张广蓉:不断使用新的网络技术和编辑手法,制作出网友爱看的新闻作品,推荐更多正能量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节后首次调研就到媒体,给我们新闻工作者极大的鼓舞和信心。红网是党网,我们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同时,也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使用新的网络技术和编辑手法,制作出网友爱看的新闻作品,推荐更多正能量作品。如何在新闻稿件、新闻专题中使用更加活泼的表现形式,让网友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利用动漫、图说等表现手法及时向网友解释国家出台的新政策新法规,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式传递利好讯息,是我们编辑需要时时思考的问题。
红网新闻中心通联部主任曾小颖:抓牢习总书记提出的48字指导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月19日,我正从花垣县十八洞村下山,赶赴另一个县的扶贫点采访。手机刷来了快报,虽然没有看到全文,但已经心潮澎湃。正如我们采访的扶贫工作队跟普通村民谈扶贫一样,要成事就一定要“抓准一个点不松手”,我们做新闻的更要时时提醒自己,什么是必须抓牢不放松的核心点,不然就会重返精神的贫乏。
作为一个专门关注县市区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深刻地感受到,有时充斥网络上的某些新闻,看似在披露问题、解气,其实对我们社会尤其基层的进步与发展并无贡献,真正的建设性就是抓牢习总书记提出的48字指导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