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其中,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正式入刑。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需求。“双11”即将来临,网民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更需防范诈骗分子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中国网信网选取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希望以此警醒网友,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网安要闻

    《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 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正式入刑

  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正式施行。其中,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正式入刑。

  个人信息保护首次入刑

  《刑九》中最受社会关注的是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刑九》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网络造谣、传谣纳入刑法制裁

  《刑九》将网络造谣、传谣纳入刑法制裁的范畴,其中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义务要受罚

  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刑九》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网络诈骗地下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亿 已成第三大黑色产业

  猎网平台是由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国第一个网络诈骗全民举报平台。该平台5日发布的首个《现代网络诈骗产业链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9月,共接到全国网民举报网络诈骗案件20086起,涉案金额高达8901万元,人均损失4431元。初步统计,网络诈骗产业的从业人数至少有160万人,“年产值”超过1100亿元,已成为继赌博和色情产业之后的中国第三大黑色产业。

  猎网平台反网络诈骗专家裴智勇介绍,猎网平台基于对过去3年间网民举报的89484起网络诈骗案件追踪挖掘发现,即便是手法最简单的网络诈骗,也至少需要10人的犯罪团伙。从开发制作、批发零售到诈骗实施、分赃销赃,网络诈骗可划分出多达钓鱼编辑、木马开发、盗库黑客、电话诈骗经理、短信群发商、在线推广技师、财务会计师等15个不同工种,他们分工明确、协同作案,形成了完整的网络诈骗地下产业链。

  大咖云集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 政企学研共建安全新生态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指导,腾讯集团、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yber Security Summit),11月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来自政府、企业、学院、科研机构的数百位精英齐聚一堂,共谋互联网安全之道。智慧互联时代,互联网产业与安全深度融合、共建互联网安全新生态成为大会共识。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军出席峰会并致辞。中国信息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等产经及网络安全领域近百位权威专家莅临并发表主题演讲,而来自BAT主管安全的高管同时出现在上午的圆桌论坛中,共同发出“共建安全新生态”的行业呼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军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国家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积极应对威胁有效防范风险是网络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典型案例

    举报中心提示:“双11”期间谨防网络诈骗

  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促销活动既是网民的购物狂欢季,也是各种网购诈骗的高发季。诈骗分子伺机而动,不断翻新诈骗手段,令不少网民蒙受损失,举报中心提醒广大网民注意防范。

  1、网购退款诈骗

  不法分子趁“双11”抢购高峰期网页打开缓慢、网银交易迟钝之机,假冒卖家发送“交易卡单退款短信”,诱骗消费者访问钓鱼网站,套取其网银账号密码。

  举报中心提醒,“双11”抢购高峰期常出现网页打开慢、无法下订单等情况,这些因素增加了“卡单”、“掉单”等说法的可信性。然而所谓的“卡单”、“掉单”等词汇都是诈骗分子的惯用语,正规电商交易平台上不会出现这些词汇。因此,不要接受任何来路不明的客服人员以此理由提出的退款要求,不要点击其发送的任何退款链接,不向其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网络支付平台账号等重要信息。

  2、虚假红包诈骗

  “双11”临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有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互动平台中派发虚假“双11”红包,诱骗网民点击,套取网民个人信息,或传播木马病毒,盗取网民银行账号。

  举报中心提醒,慎点此类红包领取链接,接到此类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电商网站官方客服咨询确认。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3、钓鱼网站诈骗

  “双11”电商促销期间,冒充电商官方网站、在线支付平台等的钓鱼网站活动频繁。网民忙于浏览各色商品页面时,往往容易忽略链接的安全性,误入诈骗分子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短信、邮件等渠道发来的虚假钓鱼网站。

  举报中心提醒,消费者在忙于抢购的同时,也要注意核对网站域名。对陌生人发来的商品链接要提高警惕,谨慎打开。如遇网络诈骗应第一时间向属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向举报中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