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央网信办主办、广东省网信办承办的“海丝心语广东行”——民访民议“海上丝绸之路”暨广东省“一带一路”建设主题网络采风活动圆满结束。由全国各地网络名人、“海丝”专家和媒体记者组成的采风团一行50余人,依次走进广东潮州、汕头和揭阳三地,切身感受到粤东地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遗迹和风土人情,还实体探访了上述地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主动作为和积极创新。一路走来,感言随想如潮涌,建言献策显真诚。

 一、发挥网络名人效应,掀起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讨论热潮

本次活动于10月12—16日举行,邀请了@花千芳、@宾语、@小孙警官、@王德华、@中一在线、@中科大胡不归、@长沙杨飞、@周碧华、@孤烟暮蝉、@经济学人高鹏、@饶原生、@黑暗中的鲨鱼等20位网络名人参加。采风团实地走访了我国与东盟、欧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合作项目,将所闻所见转换成图片、视频、文字,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展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全面诠释“海上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四大特点。活动主题紧扣当前工作大局和时事热点,极大地吸引了网民的关注,“海丝心语”短短几天内成为网络热词,相关搜索达62万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7日上午12时,网上各类新闻报道、评论达2.52万条(篇);各网站开设专题专栏76个,共登载相关报道及评论文章1346篇(次),其中新华网《澄海玩具产业“大阅兵”创新+走出去助力产业腾飞发展》、人民网《“海丝心语”广东行启动 全国网络大V聚焦潮汕腹地》、光明网《做时代的引领者——“新海丝”交给自己的任务》等多篇报道和评论文章先后在各网站首页和要闻区刊载,总阅读量近3.5亿。活动期间共发布(含转发)微博2.4万条,微信1124条,#海丝心语广东行#微话题在新浪、腾讯、新华、人民等微博平台总阅读量突破7000万,特别是#海丝心语广东行#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逾3200万,一周内两次在PC和手机端登上全国热门话题榜和粉丝头条,粉丝覆盖数达6.5亿人次。活动在网上迅速掀起新一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讨论热潮。

多位网络名人和专家表示,粤东地区华侨众多,与海丝沿线国家商贸往来基础好,应发挥自身优势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同时,广东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发达,应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增强区域一体化协同和跨区域互联互通的深度合作,抓住全新空间和机遇,促进广东发展的转型升级。

二、依托历史积淀的优势,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立新功

广东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6000万海外侨胞,潮汕籍侨胞近1500万,在东南亚的广东籍华侨华人占广东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60%以上。

这些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和家乡,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累计在广东直接投资1200多亿美元。

“广东特别是潮汕地区应承担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作用。”@经济学人高鹏表示,从人和文化的角度来说,“海丝”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有大量人口与潮汕有血缘关系,他们在语言、饮食、艺术等方面有着强烈的共通性和认同感,要发挥粤东地区作为侨乡、潮汕人一家亲的优势,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此次“海丝心语广东行”采风活动到访了潮州广济桥、龙湖古寨,汕头侨批文物馆、南澳岛总兵府等地,这些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密切的遗迹犹如珍珠一样洒落在粤东大地,如何将其串成一条更加夺目的项链,使其为更多的国人和华人知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是这样一条金线。

据了解,近年来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多次围绕“海丝”为主题开展各类活动,将当地的特色亮点一次次发扬光大。不少采访团成员表示,真正要让世界知晓它、触摸它,需要更多的规划和市场开发。@花千芳建议,这有赖于当地政府的规划和配套,做好服务,既包括做好旅游的服务,也要做好经贸往来的服务等。@孤烟暮蝉表示,广东作为中国的海上南大门,海上丝路发展有传统优势,也有强大经济发展基础作为坚实后盾。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新形势下找准着力点,开创经济发展新模式,值得期待。

三、抓住深入合作的契机,借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寻发展新机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2014年广东省生产总值6.77万亿元人民币,有7个地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同时广东也是工业制造大省,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汽车、石化、轻纺等为主体,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广东正全面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等,而“海丝”沿线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跨度很大,与广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广东制造业基础雄厚,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经贸文化合作,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要有更大的进步,把战略目标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搭建双向互动开放的格局。”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建议,“潮汕地区本身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就很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产业产品向更大市场获得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国际间更深入的合作,抓住迈上产业链高端的机遇。”

@经济学人高鹏则建议,服务型制造业是当今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粤东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当地存量污染比较少。要利用环境优势,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提高本地生产附加值,也为珠三角的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再者,还可以利用处于广东、福建两省交界的区位优势,把粤东地区作为国内外互联互通中资本、人员、信息的集散地和中转站。

在跨区域合作方面,@中一在线指出,潮州闽粤经济合作区、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等是很好的做法。“因为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像闽粤经济合作区通过两个省合作共建的做法,叠加两者的政策优势,将成为加快发展的高地。”@饶原生认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创国家所有试验区的两个唯一,一是冠名‘华侨’,二是冠名‘文化’。因新兴文化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将有很大作为。这正是得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的新机遇。”

在参观完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后,@经济学人高鹏说,“作为全国首个由行业协会(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主导建设运营的工业园区,为探索中国制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

据了解,园区按照“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联合德国规划打造金属原材料交易与制品销售、研发设计、生产与机械制造等平台功能,还在今年获工信部批准设立华南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小孙警官建议,粤东地区“走出去”发展得很好,“比如中德金属生态城作为全国首个零排放电镀园区,吸引了全国各地很多厂家过来入驻,发展前景很广阔。 ”

四、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粤东努力成为广东发展的新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同在粤东地区的潮州、汕头、揭阳要加强一体化发展,在港口、平台、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和各项建设上形成合力,既各有特色和侧重,又应抱团共赢发展。”向晓梅建议,三地产业发展和定位方向各有不同,应当将各自亮点发扬光大,同时要避免重复建设。“比如说深水港通用码头的建设,要从规划领域尽可能加强协调,发挥整合作用。”她强调,粤东地区应努力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极。”

“潮州、汕头历史文化气息更重,而揭阳则在新兴产业上很有亮点。”@小孙警官则建议,要想更好一体化发展,非常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可以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协调小组,加快推动‘三地一体化’发展。”

关于“引进来”和“留得住”的问题,而广东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长庄伟光则强调,“一带一路”战略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带来观念的转变,还有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当地民生、社会向好发展的动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很重要,只有不断提质增效,才能更好吸引和留住人才。

“要实现从零散零碎的片面向实质全面的政策转变。这不仅是小区域的战略,应当上升到国家战略、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其中需要从机制、体制上,从市场、人才、技术上进行转型升级。”庄伟光表示。

“进入21世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面合作和互联互通,将带动未来世界贸易主轴回归千年历史常态,使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孤烟暮蝉如是说。以粤东地区为代表,广东自古就是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中海上通道的重要起点和门户,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更是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引擎”。在不远的将来,粤东将奋力续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