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18日发表题为《我们为何羡慕中国的智能手机》的文章,作者是该报记者杰弗里·A·福勒 乔安娜·斯特恩。现将文章内容摘转如下:
我们尚未完全发挥手机的潜能。
在本月的一次行业大会上,我们遇到了一些中国企业家、同事和朋友——当然,立即获邀玩一玩他们的智能手机。
中国人通过智能手机过上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这让我们艳羡不已。中国人甚至开发出一种商业模式,可以合法地在手机上播放新一季《权力的游戏》。
中国的优势是什么?技术往往更便宜,人们可以较频繁地换手机。还有,存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文化——大约6.68亿人上网,其中约89%用手机上网,这让新想法拥有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测试基础。
很多年轻人直接从笔记本电脑跳到以智能手机作为主要上网设备,手机的功能因此变得越来越多。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巨头在移动服务中争夺用户的忠诚度,包括即时通讯、购物、视频甚至送餐。
以下是中国人在智能手机方面能给美国人上的5堂课:
1.成为操作系统的通讯软件
在中国,通讯软件绝对不仅是一种给某人发信息、告诉他你会赴约迟到的方式。它还是一种与朋友和名人保持联系的社交网络。
但是,不仅仅是社交。通讯软件还利用手机上的GPS、麦克风和摄像头,让你能够玩游戏、办理登机手续、找歌、预约、叫车和付账,应有尽有。
风投公司安德烈森-霍罗威茨公司的陈梅陵最近说,微信等通讯软件的功能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成了为你的生活服务的某种操作系统。微信平台内存在大量其他应用,因此你真的可以完全生活在微信中。
2.手机事实上是钱包
在中国,用手机付账的科技精英更多,因为这已被广泛接受。微信等应用软件使你能用移动钱包(与银行卡或信用卡相关联)付款,而无需在任何设备上挥动你的手机。
微信面临巨大竞争。在很多情况下,支付宝等应用已发展成现金的灵活替代物——付房租、付款、给朋友转账等等。你可以通过它获得比把钱存银行更高的利息,或者获得贷款。
3.无需等待,得到一部新手机
在大中华区,科技发烧友几乎每年都换新手机。小米、华为和乐视等较廉价的安卓手机与非合约移动服务相结合,使人们始终能享用最先进的技术——更好的屏幕、处理器和摄像头。一名同事告诉我,新款iPhone手机一旦发布,用户就会在庞大的二手市场上将旧款卖掉。
按顾客要求进行改造也是更新文化的一部分。小米曾推出特别服务,为小米Note用户将玻璃后盖免费更换为竹质后盖。
4.操作系统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在中国,你也无须为最新操作系统而苦苦等待。
在美国,三星Galaxy等安卓手机的更新慢得像挤牙膏,因为更新首先要通过运营商。在中国,三星的竞争对手小米绕过运营商,其操作系统会定期免费升级。小米的系统使超级发烧友在创新方面参与更多,改进频率更高。包括在锁屏时长按home键就能激活手电筒等特色。
你能想象苹果公司将改进iPhone的业务众包出去吗?
5.手机成了电视机
在中国,手机在观看演出和电影时并非二等公民。
最好看的节目通常都能在手机上通过流媒体播放。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面临的历史性挑战帮助市场为媒体创造出新商业模式。
相关报道
美媒:中国“小米”手机物美价廉“攻陷”印度
参考消息网4月26日报道 美国“临界点”网站4月23日发表了题为《小米公司是如何攻陷印度的?》的报道,编译如下:
小米公司23日在新德里推出小米4i手机,这是这家中国公司在海外的首次重大产品发布活动。小米成立于5年前,选定印度首都作为其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所在地绝非偶然。首次进入印度还不到三个季度,小米就已经在该国确立了第五大手机销售商的地位,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印度成为自己的最大海外市场。点击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
英媒:中国创新能力有进步 但多领域仍落后西方
参考消息网7月11日报道 “是的,中国人能考试,不过……他们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不创新——所以他们一直剽窃我们的知识产权。”惠普公司的前掌门卡莉·菲奥里纳今年早些时候在宣布竞选美国总统前如是说。外媒称,菲奥里纳的挑衅让全球有关当代一个重要商业问题的辩论更加激烈,那就是中国能创新吗?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7月10日报道称,怀疑派有两个论点。他们说,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一贯松懈、山寨商业模式激增足以证明中国的公司没有独立创新能力。否定派还说,中国政府强力促进创新的策略实际上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