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朱海权当地时间8月10日否认美国媒体所谓“中国黑客入侵美政府高级官员个人邮箱”的报道,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黑客攻击,美方搞麦克风外交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适得其反。
事件回放
美国政府近期称,黑客可能窃取了联邦人事管理办公室2000年以来完成的每一份背景调查表格,致使2100多万社会安全号码、110万指纹记录、1970万记录有个人心理健康史等数据的表格遭窃。
《纽约时报》等美媒纷纷援引“匿名官员”的话称,对该起事件的调查可能将追踪至中国政府。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表示,中国网络间谍入侵了奥巴马政府负责国家安全和贸易事务的所有高级官员的“个人邮箱”,暗示希拉里的邮箱也可能被黑。
美方言论
这次网络攻击范围广、野心大,应对一般间谍案的常规手段不适用此次事件。
美国正仔细斟酌各种选项,从象征性的外交抗议,到驱逐中国在美国的间谍,以及其它可能会导致冲突升级的方法。
知情人士称,其中一个创造性报复方案是突破中国的防火墙。
一名官员表示,奥巴马助手依据总统批准制裁朝鲜的先例,研究了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的可能性。而美国司法部正在研究诉诸法律的可能性。
美国政府考虑的回击方案还包括窃取并公开对中国政府有价值的信息。
中方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类似的报道、类似的言论,近期我们看得比较多了,但是它科学吗?网络黑客攻击具有匿名性、跨国性、溯源难的特点,不经过深入的调查,总是说“可能是”、“莫须有”,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朱海权
中美双方在这一领域拥有共同利益。两国携手合作比分庭抗礼更能取得成效。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进行无端指责或诉诸“麦克风外交”只会适得其反,更不能采取双重标准。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当务之急不是无端指责,而是加快磋商制订一个网络空间国际行为准则,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
美方有关人士不要忘了,在网络攻击和窃密问题上,美方还欠国际社会一个交待。试图通过转移话题蒙混过关是行不通的。在无端指责其它国家之前,可能先把自己的事说清楚,会使自己听上去更有说服力一些。
各方评论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
作为世界互联网领域的两个大国,中美之间相互攻击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甚至会对全球网络空间造成伤害。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网络空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
所谓的“攻破防火墙”只是美国媒体宣传的噱头,防火墙早已落后于网络攻防的新格局,网络攻防已经开始瞄准关系国家安危、社会运行的信息网络关键基础设施。
新华网
炒作中国黑客,在丑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同时把美国塑造成受害者,符合美国摆脱“斯诺登事件”造成的道德窘境的需要。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为侵犯在先的美国,应该做的不是在入侵中国网络的同时倒打一耙,对中国进行一个接一个无聊的指责,而是在网络空间专守自卫,与他国平等相待,就双方共同关切的问题,认真严肃开展对话,切实解决一些问题。
光明日报
中美两国需要互相尊重,而不是对立指责。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既损人,也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