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网民变成正能量传播的主体,这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心态,也是一种良好的网络生态。
2015年6月11日,湖南岳阳,长江上大雾逐渐退去时的“东方之星”客船。供图/CFP
6月2日深夜10点钟,一位不知名的博友@动脉影 写下一条微博:
“今天这么多关于沉船的事故的新闻里,我最感动的是为了降低水位方便救援,三峡大坝蓄起了水,使通过水库的水从每秒1W7立方米降到7000立方米,这个新闻淹没在了茫茫多的新闻里,不起眼,但是能从这看到这种统领全国人命为重的责任与能力,真的很怀疑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有没有这种魄力与能力。”
就是这则没有图片只有简单文字的微博,一天之内被转发了10万多次,引来了巨大的互动量。从互动数据上来看,该微博的阅读量高达19000万,累计共有17万的点赞数,正面讨论接近80%,中性的是10%,负面的是10%。
据了解,这则微博的发布没有任何预谋的策划,基本上90%都是普通的人转发,而且转发者多会附加个人点评,多数的网友都是以自己专业的角度或者亲身经历出发,没有口号,没有煽情,都是讲真话,讲实话。可以说,从这条微博来看,完全是网友自发的正能量传播。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我们发现,包括类似案例在微博、微信、新闻跟帖,还有百度贴吧的帖文中都有出现。
网民自发传播正能量,这是一个苗头,将来可能形成一个趋势。6月12日,主要互联网媒体、新闻传播行业专家,以及活跃在互联网空间的网民代表齐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此次沉船事件中出现的网络传播新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网民成为正能量传播主体
“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牵动亿万网友的心。灾难面前,人是脆弱而渺小的。面对灾难,我们需要正能量。
而这一次,网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如这条微博造成的影响力,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新浪微博副总经理陈丽娜说,在这条微博里,那些发自内心的、真实的、理性的评论收获的赞最多。这条微博不是官方“刻意安排”,而是反映出了网民内心真正的正能量。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李未柠发现,此次沉船事件发生后,一些发声的网络大V大都是在传播正能量的信息。另外,在有关沉船事件的新闻报道的评论里,网民的跟帖都偏向于正向,普通网友传播正能量的热度非常高,这跟以前相比非常不一样。
《传媒大观察》首席执行官薛陈子总结了这次沉船事件报道的传播特点:第一,网络谣言并未集中爆发。这得益于主管部门的重拳出击,让网民更加注重事情真相,而不是人云亦云。第二,很多传统大V这一次并没有利用负面信息去炒作。第三,官方主流媒体让公众及时了解救援的情况。第四,关注的视角放在救援者身上,让网友感受到了温情和尊严。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表示,这次微信也在大放异彩:“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后续】“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最新通报》阅读量达到20万;“共产党人”微信公众号《载458人客船长江翻沉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一推出就获10万阅读量;福建、山东、浙江的一些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布了本地遇难者的信息,公布了长江海事的联系方式,“武汉发布”介绍了湖北开展出租车和私家车红丝带的活动,这都是正能量的传播。
祝华新对比分析:“这一次长江沉船事件舆情始终围绕救援主线,而且在网民和媒体之间、网民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比较好,大幅度降低了猜测质疑和炒作的舆情发作。从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充分地供给事实,通过知识科普来澄清公众的质疑,来凝聚对这种灾难舆论场的舆论共识。”
网络生态反映社会心态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国家在网络治理、网络空间建设和网络安全方面开展了大量管理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网络管理政策,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网络治理行动,以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网上正能量越来越多,而且网民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这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
陈丽娜表示:“网友自发传播正能量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政府及时的信息发布和媒体正面的舆论引导,如果央媒没有这样一条新闻,也就无从谈起他的点评,我觉得这是一个基础,只有这步工作做好了,网友才能正面积极地回应。”
通过此次沉船事件的报道,祝华新认为互联网舆论生态趋于理性平和,这种趋势体现了整个社会心态的改观,网络舆情是国民心态的一种反馈,“十八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努力反腐、推进改革,今天的社会心态更加趋于稳定。”
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靖认为,在相对开放公正的网络环境下,确实不同的网络话语是可以进行平等竞争的,而且脱颖而出的通常是具有建设性的、理性的、认同国家话语形态的舆论。网络舆论是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自我反思、自我调试能力的。
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执行主任、首席专家刘志明认为,出现网民自发传播正能量这种趋势是必然的。“这种趋势也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思考,政府管理者应该逐渐成为一个规则制定者,而不应该是舆情的直接管理者。在舆论场里面有负面的东西不可怕,但是一定不能让它成为主体。”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姜军表示,“网民变成正能量传播的主体,这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心态,也是一种良好的网络生态。希望能以这次事件作为一个契机,或者说一个标志性的起点,更多地看到网络生态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局面,也希望我们各方面共同努力,促进网上生态良性循环。”(记者 马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