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越是信息过剩、声音多样,越能彰显出思想的价值、观点的力量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是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最直接、最有力的报道形式。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评论比传统评论有更广阔的平台、更全面的辐射、更迅速的影响力。网评是新媒体时代的旗帜与灵魂,是新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最直接、最有力的报道形式。

 网络评论的发力点和落脚点

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一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越是信息过剩、声音多样,越能彰显出思想的价值、观点的力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评论的写作除了快捷、准确、高效之外,也要有一些技术上的创新,推出适配不同终端、针对不同受众、满足不同需求的多种评论模式,实现可长可短、可软可硬、可高可低的全方位引导。比如,“新华网评”的图片化传播,“新华微视评”的视觉化传播,“侠客岛”“团结湖参考”等的微信化传播。

而无论是哪一类评论,哪一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个导向把握问题:角度可以不同,观点可以各异,但应共同遵从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特别是主流评论,更要注重导向、注重责任。在看待中国现阶段一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发展的规律,既要看到紧迫性,也要看到长期性。网络评论在紧跟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同时,也要善于总结和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

网评要做时代的“观察哨”与“瞭望塔”。在网络和新媒体舆论场中,思想交汇、观点碰撞、多元对冲的特点更加突出,每个人都可以评论,每个人都更需要思想的启发。

网评不是为评而评,更不是文字的秀场,它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要在以秒杀计算的新闻高压锅里,成为压舱石、导流器、减压阀。网评的价值不是普及“地球是圆的”这种常识,而是增益读者的智慧,为读者解读新闻时事和世间万象提供更加多元的视角。真理、真相、权威、深刻是网评工作的发力点和落脚点。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有投入真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网评写作要有激情、有深情。生搬硬套固然也能拼凑出一篇评论,但倘若文字里没有投入作者的感情,就不可能打动人心。泛泛而谈的网评每天数以千计,也不过是往信息的海洋里加了一滴水而已,激不起涟漪。

如果一篇评论没有产生任何反响,就不能说是有价值的。

鲁迅在他的第三本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小引》中说过:“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说得自夸一点,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样,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是“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的。鲁迅的杂文在评论界一直被当作典范,与他的真性情是分不开的。网评的主要受众是网民,网民对语言是非常挑剔的,所谓“高手在民间”,网评要写得让网民能看下去、能入脑入心,必须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观点是核心竞争力要让网评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有家国情怀,必须时刻关注社情民意,回应公众关切,敢于质疑批评,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社会现象越复杂、越多元,越不能简单地作判断、下结论。网评在这样的空间中如何作为,考验着媒体的立场,也考验着网评员的素养。

尤其是官方媒体、主流媒体的网评员,被关注的不仅是言论本身,还有一些本人不一定意识到、却被外界广泛解读的“言外之意”。如果没有对人民的深情大爱,没有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难免在纷繁的世相面前“迷”了眼、“乱”了行。要始终以“观察”与“瞭望”的姿态,感知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与家国并肩前行。

去年以来,网媒中常常登载的“国平”评论,就体现出三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快、准、新。这三个字恰好对应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提法:时、度、效。快,时间快、时机准。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报道,什么问题看看后续发展再报道,都要有精准的时间概念,不滞后但也不能超前。因为评论必须要事实准确,但事件的真相并不是一开始就呈现的。准,定位准、切口准。什么问题在全国报道、什么问题在地方报道,什么问题就报道一次、什么问题跟踪报道,什么问题淡化报道、什么问题强化报道等等,都要掌握好分寸火候。新,角度新、语言新。语言运用上努力打破传统评论俗套,娓娓道来,不强词夺理,不进行干瘪晦涩的说教,用符合大众思维习惯的话语引起受众共鸣。

在传播学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条新闻最先被评论的角度与情绪将决定后来者的态度与走向。当所有人都被信息海洋包围的时候,媒体之间的竞争方向就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时效之争、独家之争,向观点之争、思想之争拓展深化。对个人而言,急需一针见血、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样的评论,帮助自己在海量信息中完成怎么看、怎么办的“信息突围”;对媒体而言,急需一叶见木、一个侧面见真理的观点表达,帮助自己在众声喧嚣的新媒体舆论场中实现拨云见日、一锤定音的“导向引领”。

但现在不是哥伦布时代,而是“地球村”,世界是平的,不再有未被发现的新大陆,有没有引导舆论的能力、能不能掌握话语权,不在于发言者的地位与身份是否显赫,关键要看能否提出深刻的思想和见解。观点是核心竞争力,是无法复制的、不会雷同的,是独创性的、不可替代的。主流媒体要想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占领先机、夺得话语权,必须及时发声、理性发声、响亮发声。这是舆论引导的需要,也是网民自身的阅读需要,真相和真理永远是网络受众最本质的需求。(安传香:新华网评论部主编、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