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北京:重拳出击见实效
作为国家网信办依法治网工作的“开年第一炮”,全国“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自今年1月下旬启动以来,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地各有关部门严密部署,重拳整治,成效突出。
近日,北京市网信办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本市落实打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数字
今年1月至6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配合相关部门关闭网站共计1270余家,其中,北京地区关闭涉嫌从事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网站84家。“北京的互联网行业比较发达,不仅很多网站归属北京管理,而且可提供域名注册服务的机构中最大的两家都在北京,这是北京地区关闭网站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保障处的李畅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对这84家违法违规网站分别进行了停止网站接入、注销网站备案、停止域名解析处理,并将其全部列入工信部备案“黑名单”系统,禁止境内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
首案
今年2月,北京警方接到山西某冶炼公司的实名举报称,2013年1月,中国经济网环保频道发布、曝光了该企业环境污染的负面信息。企业多次联系后,自称环保频道主任的陈某要价30万,才肯为其删除负面信息。
经过深入侦查,警方发现陈某经营着一家名为“北京海之润文化传播”的有限公司,由妻子徐某担任法人,女婿臧某帮忙经营,该公司并没有实际经营地。警方走访了内蒙古、山东等地,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均指认自2011年至今,有号称“环保频道的陈主任”的男子以同样手段,实施敲诈。据统计,四年间,陈某等人通过有偿删帖非法获利600余万元。
3月17日,首都网警在北京市的西城区和昌平区,将陈某等人抓获归案。这是北京警方破获的2015年“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行动全国首起刑事案件,为整治网络毒瘤、清朗网络空间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发声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积极落实,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职能,深入挖掘存在网络敲诈隐患的网络行为,对近期网上出现的以杂志社、出版社的名义进行有偿征稿并帮人投稿的形式,开展的中介服务等行为进行重点跟进调查。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则在全市123家视频网站中部署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排查“假国字号”非法网站。
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市网信办将继续要求属地网站加强对网站从业人员管理,建立完备的安全防控体系,不断挤压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生存空间,也希望广大网民踊跃参与到专项整治工作中来,积极提供案件线索,相关管理部门会依法及时处理。
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浙江:扎牢制度“篱笆墙”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今年1月下旬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打击治理网络乱象,整治成效突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近日,记者走访浙江省网信办,了解该省及各地市落实打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并与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责人就网络安全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晒成绩
上半年,浙江省共处理违法和不良网站共计121家,其中关闭网站57家,停止域名解析25家,注销备案号45家,列入黑名单13家,暂停接入3家。
此外,5个多月时间里,浙江省网信办共接到投诉电话150余起,邮件20余条。特别是针对淘宝网出现的有偿删帖服务类商品,省网信办第一时间会同杭州市网信办约谈淘宝网有关负责人,要求迅速处理相关商品。截至7月上旬,淘宝网清理“有偿删帖”类商品信息1605件,并对涉及发布非法商品的701个卖家进行了处罚及清退。
亮举措
在总结工作方法时,浙江省网信办网管处处长王尧祥介绍说,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结合本省实际情况,从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等多维度,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扎牢制度“篱笆墙”,采取有力措施,净化网络环境。
此外,浙江省各基层网信部门也积极行动,认真整改,工作亮点突出。
在内部整改方面,杭州各区县市网信部门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完善内部工作机制,修订完善《互联网有害信息处置办法》,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在协调配合方面,宁波市网信办会同公安网警支队、市通管局等涉网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网站及网络服务商的备案、年检和不良行为录入制度,全面加强监管,及时发现相关违法线索。
在网站自查方面,嘉兴市成立“新媒体沙龙”,各网站围绕“自律”关键词谈体会、谈承诺,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
谈安全
恶意注册、虚假认证、职业差评师等电商行业不法分子的存在,让电商的信用系统陷入困境,各种敲诈现象的频发也极大地破坏行业生态环境,成为发展毒瘤。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也不能幸免。而在素有“神盾局”之称的阿里集团安全部,一群精英“特工”依靠隐患排查、前台风控、大数据分析等高技术手段,搜集大量“黑样本”,配合公安、质检、版署等部门合作查处一系列大案要案,有力地打击了互联网灰黑产业犯罪多发势头。
阿里集团安全部经理胡冰表示,恶意差评师等网络恶势力是淘宝网、淘宝卖家、买家乃至整个诚信社会的共同敌人,需要大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和打击。只有所有市场主体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公平公正、稳定便捷、诚实守信的网络秩序。
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江苏:多措并举抓整治
治标治本一起抓,老虎苍蝇一起打。江苏省在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源头防范和露头就打相结合、专项突击与持久作战相结合,不断加大依法治网力度,坚决铲除“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这一网络公害。
整治成效
记者从江苏省网信办获悉,截至7月12日,在专项整治期间,共收集举报线索80条,关闭涉嫌从事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违法违规网站13家,同时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栏目、社交网络账号,删除一批有害不良信息,对多个网站、微信公众号主要负责人开展执法约谈,建立完善了重大事项情况报告、网信值班工作管理、日巡查日处置、重点商业网站管理等系列制度。
此外,江苏省先后侦破江苏昆山周禄宝网络敲诈勒索案、江苏徐州社会焦点网等网站系列敲诈勒索案、江苏南京“黑客”有偿删帖案。在全国十大典型“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案件中占三件,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镇江经验
江苏省镇江市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接地气、有特色、出实效的工作方法,构建起客观理性、诚信有序的网络生态,实现本地网络零网络敲诈、零有偿删帖。
一是开通“镇江地区辟谣联盟及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公布网信办、公安局等多部门举报电话,并打通网站与网站之间的壁垒,实现“一站受理、联动公布”。
二是建立“网络发言人”受理举报制度。宣传、公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委均开坛设版,严格按照“三五七”原则(3小时回应、5个工作日办结,特殊情况延长至7个工作日)及时、正面回应舆情,处理相关投诉。
三是组建民间监督队伍。市委宣传部、市妇联等8单位联合建立“网络妈妈”评议团,引进社会力量共同管网。目前已有一支近500人的队伍活跃在网络监管与举报第一线,有效遏制了各类网络乱象。
四是开展“发声音 亮观点”行动,培育成熟理性的网民。组建千人网军队伍在本地互联网上正面发声,占据舆论主流地位,牢牢掌控网上话语权,从客观上铲除网络敲诈、有偿删帖的土壤。
五是成立“镇江新媒体联盟”,联合镇江地区近40家媒体机构的“两微一端”平台,群策群力,共同加强全市移动新媒体的对话交流和规范管理,助推网络文明建设。(记者 冯思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