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放】
近日,腾讯为主要股东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正式试营业,引起公众关注。长期以来,传统银行业每年“数万亿”利润可谓“躺着就能赚钱”,也滋生了行业的惰性情绪,客户对“排队长”、“服务态度差”等屡有怨言;但由于银行业的垄断地位,缺乏外界竞争,银行业自身的创新动力并不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这一行业门外“野蛮人”的强势进入,一方面传统银行业开始产生危机感,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对原有金融制度改革、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
【近期动态】
背靠“蚂蚁金服”、阿里巴巴的浙江网商银行(网商银行),25日在杭州开业。天生带有浓重互联网基因的网商银行备受关注。这个首家“运行在云上”的银行将产生多大效应?互联网技术能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继“腾讯系”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之后,背靠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的浙江网商银行25日在杭州开业。至此,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阵营里的网络银行均揭开面纱。坐拥数亿互联网用户,中国首批“互联网银行”将带来怎样的效应备受瞩目。
据介绍,浙江网商银行注册资本40亿元,由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等六家股东发起设立,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开展金融服务,模式是“小存小贷”,主要提供20万元以下的存款产品和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产品。未来将推出独立的App应用。
纯粹互联网银行以纯互联网方式运营,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也不会涉足传统银行的线下业务如支票、汇票等。但这只是运作的形式而已,它与传统银行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从浙江网商银行管理层透露的信息看,通过阿里平台上积累的大数据来征信,从而进行风控,实现金融资产交易安全是其核心之一。
【相关链接】
18日,首批民营银行中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开始试营业。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试营业为银行股东、银行员工办理开户;邀请目标客户参与业务体验;与此同时加强同业联动,建立合作关系。目前,一些“隐形”障碍和困扰仍摆在这家互联网银行面前,亟待突破。
据了解,微众银行的互联网大数据借助腾讯旗下各种平台的资源,主要运用社交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比如在线时长、登录行为、虚拟财产、支付频率、购物习惯、社交行为等,为用户建立基于线上行为的征信报告。业内人士表示,微众银行会利用腾讯的不同数据源,通过采集并处理包括即时通信、电商交易、虚拟消费、关系链、游戏行为、媒体行为和基础画像等数据,并根据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信用主体的信用得分。但是,社交大数据得出的信用评分并不能简单地与金融信用划等号。事实上,数据采集量越大,其可能带来的“数据噪音”也越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这一行业门外“野蛮人”的强势进入,一方面传统银行业开始产生危机感,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对原有金融制度改革、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
随着金融改革的提速,网络银行的成功似乎“万事俱备”,但也有业内人士对其前景持观望态度。知名投资人邱国鹭认为,网络银行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第一家纯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就曾风靡一时,却终因巨额亏损被加拿大皇家银行以2000多万美元收购。
但看好网络银行前景的人仍占多数,因为现在的中国和当时的美国,网络银行已拥有完全不同的应用场景。如今,伴随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金融业的“后发优势”越发明显,“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金融业有在互联网金融‘弯道超车’美国的机会。”好贷网CEO李明顺说。
银行生存的环境已大不相同,唯有变革才能健康发展。当前,大企业、大集团日益依赖直接融资,对银行贷款需求度下降;信托、基金、理财等新业态层出不穷,百姓也不再只能把钱存在银行;利率市场化迅速推进,利差这一银行传统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一些银行已经开始调整经营模式,但转变还远远不够。
银行不但不能再“躺着赚钱”,今后要想赚到钱,还要“蛮拼的”才行。长期被大银行忽视的小微企业、百姓个人消费等金融需求,一直因为缺乏银行信贷等信用记录而无法享受到金融服务的草根阶层,恰恰成为未来巨大的增长点。服务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银行未来发展才有“钱途”。监管层力推的普惠金融,也正是此意。
进入3月下旬,第一批民营银行也陆续进入了筹建的冲刺阶段,其中,由两家互联网巨头参与发起的两家互联网民营银行更是备受关注。19日,阿里参与的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召开创立大会和首次股东大会,并称预计3月份向监管部门提交验收报告,争取在今年5月份至6月份开始营业。同日,在腾讯的业绩发布会上,也透露了前海微众银行将于4月正式开业的消息。市场纷纷期待着纯互联网银行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