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网络与信息安全博览会”4月28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图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展台eID区域。张泉 摄

  中国网信网报道(记者 张泉)“你在网上查看了一个产品,随手打电话咨询了一下。不出一个周,就会接到一批相关的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甚至遇到网络诈骗。显然,你的电话信息已经泄露了。”日前,在首届网络与信息安全博览会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eID产品部赵先生这样提醒记者。

  信息泄露成网络诈骗重要原因

  目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身份信息遭盗用情况频频出现。4月28日,在首届网络与信息安全博览会上,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联合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同发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网络犯罪数据研究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仅2011年至2014年底,已被公开、证实的已泄露中国公民个人信息多达11.27亿条,内容包括账号密码、电子邮件、电话号码、通信录、家庭住址,甚至是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已严重影响到公民的正常生活,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网络一大公害。据报告中201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与个人信息泄露相关的网络诈骗报案数量为1601例,占报案总量的32.5%,这一数字是2014年同期的两倍多。约29.2%的PC端诈骗和43.5%的手机端诈骗都与个人信息泄露或窃取个人信息有关。

  网络身份证eID保护网络生活

  在我国,第二代身份证用于线下身份识别,而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我想电话咨询,又不想留下电话信息。现在我们用eID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赵先生用手机读取了自己的有eID标志的银行卡,方便地拨出了电话。从现场演示的商家后台可以看出,商家只能看到用户的eID,而不是用户身份证或电话号。

  “eID就是公安部发给公民的网络身份证。”赵先生介绍说,eID网络身份证并不是单独的一张卡片,而是加载在一张银行卡的芯片上,目前可发行eID银行卡的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上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截至2014年底,加载了eID的工商银行金融IC卡已在全国试点发行600万张。

  “使用eID进行账号注册、购物支付等,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自然避免了信息泄露的风险。”赵先生强调,我国自主研制的eID技术,采用了“国密SM2”算法,通过高强度安全机制,可以确保无法被读取、复制、篡改或非法使用,从而确保芯片载体及其持有人一一对应。“即使eID银行卡丢失也不用担心,eID本身有密码、签名等安全保护措施,别人捡到了也没法用。尽管这样,我还是建议及时去银行挂失,我们已经做到了eID即时挂失,原卡即时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