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之落后,我们自己都很难想象。”

4月14日,在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与网易董事局主席丁磊、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等业界大佬的对话经媒体披露后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更引爆了通信圈。

“总理对通信业的批评让我们警醒。”一位通信人坦言,“虽然大家全力以赴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努力提速降价,但无论网速还是价格,仍然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大众快速增长的互联网需求。”更多的通信人认为,行业正处于中低速发展期,4G发牌仅一年有余,行业同仁更需快马再加鞭。

 薄利多销,

 政企联手让“利”于民

从当当网CEO李国庆“一夜房子归移动”的调侃,到网易CEO丁磊“流量费很贵,1G就要70元,可能会成为(互联网发展)障碍”的吐槽,流量资费从4G商用开始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高于3G十倍的速度、稳定畅快的上网体验,让4G迅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在4G带动下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兴起,更拉升了用户对流量的需求,“价格再便宜些”成为消费者的热盼。

市场经济下,消费者的诉求企业必须重视。记者了解到,在加快提升网络承载能力的同时,电信运营企业顺应消费者需求,连续下调流量资费。2014年6月1日,中国移动全网大幅降低4G流量资费,流量单价最高降幅达50%。上文中,丁磊向总理吐槽的“1G就要70元”其实早在去年就已“瘦身”一半,降至“70元2G”,而不少地区的价格则更为优惠。

不少消费者发问,我国通信资费是在不断下降,那在全球是什么水平?国际电信联盟调查显示,我国移动通信资费处于全球较低水平。据国际电信联盟2014年《衡量信息社会报告》,我国移动话音资费的相对价格(话费占人均GNI的比例)在16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139位(由高至低排列),已经位居全球最低行列。我国移动宽带资费下降明显,但仍高于部分发达国家,其中后付费手机宽带资费的相对价格在16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104位。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相似的金砖国家中,我国移动宽带资费仅高于俄罗斯,低于其他国家。

近十年来,包括流量资费在内的通信资费虽然一降再降,但是消费者还是不太满意。“因为网络对我们太重要了。”一位网友评论说,衣食住行网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五大基本需求,“流量资费越便宜越好”。

如何让流量费越来越便宜?总理给出的药方是“薄利多销”,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著名法则之一。一方面,提升可以“薄利”的能力。国际电信联盟分析显示,一个经济体的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越高,则移动宽带资费指数越低。通信业专家分析说:“目前,我国TD-LTE 4G牌照刚发放一年多,LTE FDD 4G牌照则仅发放一个多月,随着4G网络覆盖面和承载力的提升,网络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我国流量资费还有不小的下降空间。”另一方面,直接让“利”于民。电信运营企业是国企,让“利”绝非自己说了算,既要自身挖潜降本增效,还需政企联手共同推动。“是公共服务还是利润机器,电信运营商一直很纠结。如果上级主管部门的利润指标依然严苛,企业资费一直降下去怎么办?”一位通信基层员工如是说。

 提速提质,

 各方合力建设“网络强国”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在80位以后。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这方面我们的潜力很大,空间也很大。”对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李克强总理非常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应当加大建设力度。”

国际电信联盟最新年度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国际电联ICT发展指数(IDI)排名为第86位,IDI值为4.64。IDI是一种根据各国ICT接入、使用和技能水平,对16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的综合性衡量方法。位于IDI排名前30位的主要是欧洲国家和其他区域的高收入经济体。在区域比较方面,欧洲平均IDI值为7.14,遥遥领先于成绩第二的区域独联体国家(IDI 值5.33),之后是美洲(4.86)、亚太(4.57)、阿拉伯国家(4.55)和非洲(2.31)。平均而言,发达国家的IDI是发展中国家的两倍。

近年来,我国通信基础设施特别是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但发展依然远远落后于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需求,而宽带网络是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全球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并直接给予巨额资金投入。正因如此,2013年8月,我国正式推出《“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力解决宽带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2014年,工信部全力开展“宽带中国”年度专项行动并取得积极成果:全国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突破2亿户;光纤网用户占比达34.1%,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全国8M及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达到38.9%,全面迈入4M+时代;TD-LTE基站已达73.3万个,4G用户目前已超过1亿户。宽带发展联盟近期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我国固定宽带互联网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4.25Mbps,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下载速率超过4Mbps的省份增至14个。

对于差距的追赶,通信人真是蛮拼的。以4G建设为例,2014年我国就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覆盖超过300个国内城市,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和发达乡镇覆盖,创造了全球通信建设史的奇迹。今年,三大电信运营企业联合铁塔公司还将再新建基站超过30万个,实现移动宽带网络向自然村辐射。

值得关注的是,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建设“网络强国”,绝非电信运营企业一个主体可以做到,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推进。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何时能纳入城市统一规划?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何时到位?闲置的频率资源何时能够释放红利?存量铁塔资源何时能够全面共建共享?“想起那些‘白加黑’,‘5+2’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觉得还是很值得,网络质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一位基层通信网络建设者说,今年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会全力以赴”。(记者 素文)

(原标题:降得还不够多,建得还不够快 通信人,请再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