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题上,择受众所需,给其不得不看的理由;在表达上,改变原有的文本叙述方式,通俗接地气。

文/潘健 盛卉

时政报道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当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渠道的兴起,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时政报道亟需打破原有通稿模式,避免同质化,张扬个性,主动适应各种传播终端的需要,充分考虑新媒体受众的心理特点,才能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中得到一席之地。

人民网于2014年4月推出的“学习有方”栏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推出十个月来,发布百余篇原创稿件,不仅在PC端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被各大微信公号和客户端争相转发,在网上形成了一股学“习”热潮。主流媒体的原创时政高层报道为何能够“俘获”普通网民的心,“秘诀”就在于栏目名称的“方”上。栏目文章紧密结合时政热点,从习总书记历年来的讲话著述、亲身实践等资料中归纳总结为“方法论”,指引当下的深化改革实际。

强化互联网思维 选题和表达通俗接地气

所谓“强化互联网思维”,就是要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运用在时政报道领域,就是要解决报道做给谁看、为何看的问题。受众阅读时政报道,就是因为时政报道的重要性,而如何从原来严肃冰冷格式化的时政报道中读出文本之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考验着受众的认知水平。

换句话说,那些不爱看时政报道的受众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看,而是因为不爱读,读不懂。如何弥合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帮助受众去读懂政策,那需要时政报道转变视角,用“用户”(即受众)的角度去看问题。在选题上,择受众所需,给其不得不看的理由;在表达上,改变原有的文本叙述方式,通俗接地气。

以“学习有方”推出的《习近平青睐哪些年轻干部:懂国情的实干派》一文为例。年轻干部如何选拔一直是网民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用人选人方面提出新的要求。2014年6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7月中央召开全国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座谈会,让这一话题更加升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干部才是总书记青睐的年轻干部呢?这一选题角度切中了网民的心。

写作这篇报道的编辑对媒体公开报道的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抓住总书记的新要求这个关键点,浓缩为“下放基层 多压担子”、拒绝“庸官”“裸官”等几个关键词。

这篇报道突破简单的综述框架,以研究为基础,以提炼为手段,通过系统梳理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拔青年干部的讲话,完整再现习近平对青年干部的总要求,即“懂国情的实干派”,使报道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给出了网民清晰明了的答案。

系统总结“方法论 ” 突出实用可操作性

时政报道要契合时代主题,而主流媒体作为党在思想宣传战线上的重要阵地,以及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更要成为深化改革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助推器”。

“学习有方”栏目系统整理了习近平从政三十余年来的著作、讲话资料,用高度凝练而又深入浅出的语言向网民讲述习近平某一方面的思想发展脉络。如《习近平的“法治观”“奉法者强则国强”》《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习近平的“邻国观”:以地利尽人和,以义利促发展》《习近平“治军”关键词:从严实战 转型》。

如何让稿件在深化改革实践中发挥效力,“学习有方”栏目推出结合当下实际的“方法论”系列稿件,用习近平的言传身教为领导干部树立标杆和榜样。针对各地在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出现的“走过场”、甚至娱乐化的问题,“学习有方”栏目推出了《跟习近平学开好民主生活会:主动揭短亮丑不丢脸》,重申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好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论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纠偏。

《跟习近平学调研:“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看习近平30余年从政经历学为官之道》,这些稿件告诉网民习大大就是这么做的。《习近平眼中的合格党员:把好“总开关”有本领危机感》、《习近平眼中的“好干部”:与群众无距离,善谋事能成事》这类稿件是告诉网民习大大希望你这么干,推出后不仅在新媒体上被广泛转发,还在地方党报落地。《跟人民日报社长学习习近平舆论引导重要论述》引起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紧扣热点延伸报道 让时政报道“软”下来

时政报道的热点变化快,如何及时捕捉热点,给公众提供其感兴趣的补充信息?这考验报道者的选题能力和迅速成稿能力。

“学习有方”栏目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为网民提供生动、新鲜、有看点的报道,延伸原有时政报道的内涵,让时政报道“软”下来。

如在习近平访欧行程中,推出《习近平:外交舞台上的“足球先生”》整合了习近平与足球之间的故事;在习近平访问澳门之际,推出《习近平的“澳门情缘”》,讲述回归后习近平4次访问澳门的点滴;习近平向军队老同志致意新春祝福次日,推出《习近平“尊老”的10则小故事》。这些报道,满足了网民对国家领导人每天国事活动之外做了哪些事的好奇心,展现了国家领导人个人爱好和情怀。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到“这些年,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相当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因违犯党纪国法落马,我们很痛心。我们中央的同志说起这些事都很痛心,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栏目应时推出《让习近平感到痛心的那些事》,让网民了解到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也有普通人一样的情怀,也会有让其痛心之事,另一方面体现了这些事受到总书记的高度重视。

时政新闻可视化探索 多媒体立体呈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随着网民阅读新闻介质(从PC端到移动端)的改变,以及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读图时代的到来,图解新闻风靡网络。图解新闻先天的信息可视化优势恰好解决了时政报道不容易理解的难题,适应了新媒体传播环境的需要。

“学习有方”栏目在2014年对习近平的每次出访都会推出每日一篇图解,展现当天出访会谈成果。如在习近平访问欧洲之后推出图解策划《习近平2014访欧日志》。在习近平出席金砖峰会、访问拉美四国并出席中拉领导人会晤后,推出全程回顾Flash策划,让习近平的报道从文字中跳脱出来,更立体生动地呈现在网民面前。

在2014年终,“学习有方”还推出了“学习年考”答题活动,在人民网PC端和移动端同步推出。用趣味答题的形式盘点了习近平一年主要活动报道的新闻重点和亮点,以网友参与的方式突出了“学习”这一主题,在朋友圈被“刷屏”转发 。

习近平曾在讲话中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时政报道正是需要紧随时代脉动,力戒空话套话,下真功夫,为受众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干货”,用其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传播才能赢得关注度。(潘健:人民网副总编辑;盛卉:人民网时政频道主编。原标题:主流媒体时政报道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以“学习有方”为例)

(本文独家首发《网络传播》杂志2015年2月号,如需转载,请务必尊重原创,保留作者及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