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数据对你会有嘛影响?

 网上相亲先看信用分

最先运营的芝麻信用表示,其已经跟租车、租房、婚恋、签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谈定了合作,并将很快试验性地对外提供服务;腾讯征信也将映射于理财、打车、交友等方方面面。

全国已有不少网民享受到了“诚信等于财富”的便利。近日,知名旅游网站“去啊”推出“信用住”,全国近3000家酒店踊跃跟进,接受销售者“后付”住宿费用,其中,天津就有60多家酒店位列其中。“信用住”,就是凭借好的信用(芝麻分600分以上)不用押金就可以住进酒店,离店时也不用马上付费,只需把房卡放到前台即可。离店后,酒店系统会自动从用户支付宝账户里扣除房费,真正做到“1秒钟结账”。几天前,神州租车也接入芝麻信用。芝麻分在600分以上的用户,无须交押金或刷预授权,就可在全国700多家神州租车直营门店预定押金在5000元及以下的短租自驾产品。

融360的分析师为消费者罗列了个人征信数据将会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家政行业,芝麻分高的月嫂肯定抢手;婚恋平台看芝麻分,避免被“渣男”骗婚;租车、订酒店可以免押金、免预授权;在淘宝、天猫上购物可以先试用后付钱;贷款比别人更迅速、更低利率;合租房子可看芝麻分,分数高的更靠谱;在招聘网站亮芝麻分可以为自己加分;信用分高的人,可以代领快递,赚外快;机票退票享受极速退款,不必等待漫长周期……在为获得出国签证、诚信征婚、求职招聘等大量需要被证明的领域,未来或许仅用一个简单的分数就能替代厚厚的一打资料。

 良好个人征信记录需要长期积累 

 这些行为该当心了

融360分析师列出了一些消费者之前容易疏忽、但今后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的行为:

打车软件爽约:如果你用了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结果还没等到车来就走了或随手打了其他的出租车,你的个人征信系统里将有一次违约记录;

网上订酒店未入住:很多人外出前都会通过携程、去哪儿、艺龙等预约酒店,若因临时原因无法前往或入住其他酒店,却没有取消预约,你的个人征信系统里也会多一次违约记录;

网购拒绝签收:很多网站支持到付,例如京东、唯品会、当当等。如果你订购了某样物品,快递员送来后你却不打算买了或拒绝签收,此时一笔违约记录诞生了;

淘宝卖假货:卖家在淘宝上卖假货,被查出后不仅会被禁止网上经营,甚至可能会加大取得实体营业执照的难度;

地铁逃票:如果逃票行为被查出并且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不但会面临处罚,而且以后任何交通方面的优惠都享受不到了……

总之,随着社会信用系统的完善,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信用记录,所以,做个守信的好公民,有钱没钱都不要任性。

而对于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芝麻分,芝麻信用方面表示,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信用信息是相对稳定的,反映在芝麻分上也会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一旦关键信用信息出现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很快反映到你的芝麻分上。他说,公民在日常生活或经济活动中尽可能使用信用服务及时履行约定,也有助于芝麻分的提升。“信用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法通过单个行为或事件迅速提升,需要你长期的积累。”

个人征信体系的重中之重

 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证?

“我的征信数据,会不会被出卖、成全了别人的荷包?”这是个人征信市场化开启之后,人们最为担忧的。

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收入、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信息等,但明确告知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在互联网时代,微信朋友圈、支付宝转账记录等到底算不算个人隐私?一旦隐私泄露,该怎么维权?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指出,在个人信用信息征集过程中,当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许多人毫不知情。因为我国现在尚无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对于哪些数据涉及隐私权需要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而反观目前世界上个人征信发展最成熟的美国,仅关于个人征信行业就颁布了17部法律,我国目前仅2部相关条例。

蚂蚁金服首席信用数据科学家俞吴杰告诉记者,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的确是个人征信的重中之重。“很多时候出问题的征信机构,倒不一定是栽在数据采集或者评分系统上,更多可能是它不知道怎么样管理这些个人信息,最终由于各种各样原因被泄露出去。”单就信息的基础安全而言,蚂蚁金服的做法是“我们有很多机器来储存,同样的数据留在不同的地方。保证一个地方的机器出现任何问题,另一个城市的机器可以重启……当然还有本身数据信息的安全。设想一下,一家拥有数以亿计个人信息的征信机构,如果被一家用心不良的黑客组织拿走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对信息攻击的防范变得异常重要。征信机构必须对系统实时进行扫描,看有哪些坏的攻击进来,想偷走数据。还须有完整的密钥保护,以及人机识别等等。”

也有网民担心自己的征信信息会否变得人人皆知。对此,芝麻信用负责人承诺,不管是机构还是他人,要查看你的芝麻分,都必须获得你本人的授权。

还有网友心存另一种担忧:征信机构自身的信用如何保证?他们看到,目前不少公司的模式是既做基础数据,又出个人评级报告。那么,会不会出现征信机构出于某种原因篡改个人数据的情况?

可以断言,随着个人征信市场化的推进,人们对个人征信信息安全性的担忧会越来越强烈。对此,业内认为,征信市场刚起步,很难要求上游基础数据提供方做到独立,但下游征信报告分析提供方最好是独立第三方。

在经济学家李稻葵看来,“作为新生事物,对民营征信公司不宜求全责备,但相关立法和监管工作的确要加紧跟上。”他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中,哪些信息应该或可以公开等,同时,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范围,并制定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岳付玉 漫画 孟宪东 绘制) 

 相关链接

 守信经典案例:

 飞机运地铁

2002年11月29日,广州,世上首例飞机空运地铁的真实剧情上演了——目前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运输机“安—124”从德国空运的两节地铁车厢,安然着陆于广州白云机场!如此壮举的根由,恰恰与“征信”有关。

当年,德国遭遇了水灾,来自德国的庞巴迪公司为广州地铁生产的12节地铁车厢因为工厂停工而延误工期,如果按原计划走水运,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将无法在12月交货。庞巴迪公司从公司诚信的角度考虑,决定开历史之先河,自行担负费用,花比船运高出五倍的天价,空运列车至穗,以确保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段准时开通。庞巴迪公司在乎的是广州地铁的这笔生意?当然。但它考虑更多的是它的SCHUFA分数(乃德国最大的征信机构给出的信用分数),因为一旦其信用被扣分,它在全世界尤其德国本土的生意都会受影响。

国人经常感叹发达国家的人们有时更守信用,原因或许不一定在于人家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力有多强,更多的是其失信的成本太高。

(原标题:个人征信市场化时代开启,将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信用分太低,以后干嘛都容易碰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