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互联网冲淡“年味”
十年前的你可能不会想到,买年货不用东奔西走,轻轻一点鼠标,就能送货上门;
五年前的你可能不会想到,微信语音能把你的拜年祝福传递给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
两年前的你可能不会想到,过年的红包可能不再是一沓崭新的人民币,而是手机屏幕上跳动的金币;
一年前的你可能不会想到,走亲访友时再也不用担心“三舅家的二表姑”该怎么称呼,会有专门的手机软件告诉你。
(图片来自互联网)
现在,互联网的触角已经伸向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过年买年货、拜年、发红包、走亲戚等传习了几千年的风俗在互联网时代下,变得更便捷也更有新意了。置办年货不逛超市,拜年不见面,准备红包不取钱,祝福无需动脑,年夜饭不下厨房……年似乎是有了新的过法,但是在各项过年标准“程序”愈发便捷的同时,年味是不是也越来越淡了呢?
网上购物虽然省时省力,但是没有了一家人一起逛商场、超市的温馨,没有了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乐趣;微信红包、拜年等虽说便捷易操作,但是没有了压岁钱袋掂在手中的分量和鲜红、精致的红包纸袋所带来的喜庆;仅仅依靠指尖的轻轻点动来传输吉祥的话语,但是没有了传统拜年时的走家串门的笑脸寒暄。种种便捷带来的些许心头缺憾实难填平,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难免会筑起一面无形的墙。
在物质生活日益充盈的今天,人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年味淡了。其实,过年是需要一些标准“程序”支撑的。这些所谓的标准“程序”,是久经岁月沉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精神,是现实世界中维系我们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别让互联网删除这些过年的标准“程序”,冲淡我们的“年味”。
别让互联网冲淡“温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是网络前几年流行的一个段子,但确实是时下家人、情侣、朋友相聚的真实写照。
随着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人与家人朋友在一起时,总是低头摆弄手机,不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这些人被戏称为“低头族”。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人围桌而坐,却形同陌路,只专注于各自手机里的世界,聊微信,刷微博,面对面之间倒鲜有交流。
家人团聚时,一直玩手机,会让亲人无奈;情侣约会时,一直玩手机,会让伴侣伤心;朋友聚会时,一直玩手机,会让好友心凉。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拉近了虚拟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拉开了现实世界中,心与心的距离。
春节是一个全家团圆、欢聚一堂的节日。希望大家能够放下手机,别沉浸在网络世界,多抽出点时间陪陪亲人、爱人和朋友。听爷爷奶奶讲讲老故事,陪父亲母亲唠唠家长里短,和爱人做个深层次的感情交流,和朋友说说自己的高兴事、烦心事。你也许不知道,他们可能会因为你要回家而高兴得快要失眠,因为你要回家而张罗了一桌好菜,因为一场“年度”朋友聚会而从全国各地历尽艰辛地齐聚一堂。
过年了,不妨让我们暂时放下手机,专心享受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别让互联网冲淡你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冲淡原本属于你的“温情”。(潘子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