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昨天我跟我的一个闺蜜在讲,我明天要做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的论坛,我说你最希望要的什么,她说我希望一个法国最新的包包,能够在电脑里面一点,就能买到这个包包,而且是法国退过税的价钱,四十八小时之内能够送过来,成为杭州第一个背这个包包的人。好的,下面我们把话筒交给台下的观众手里。

观众:问一下,今年双十一在前期采访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了双十一要国际化这个词,那么今年阿里巴巴也开始国际化的布局,与很多国外邮政公司合作参股等等动作越来越频繁。刚刚您提到国际化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中国到世界,一个是世界到中国,说白了一个是把钱拿回来,一个是把资源拿回来,我想说一下,在阿里巴巴天猫国际平台,或者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您觉得这两个方面哪个比重大一些。另外在浙江,您觉得浙江是需要把钱拿回来多一点还是把资源拿回来多一点更重要一些?

张勇:当我们看全球化机会的时候,我们没有考虑把钱拿回来还是把资源拿回来,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消费者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商户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对于跨境来讲,进和出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可以看到的,中国是最大的一个制造业基地,很多全世界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也培养了很多中小企业有非常出色的制造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怎么样和电商平台帮助他们的货品走向全球,这是我们看更多的创造机会,抓住这些机会,分享给全世界消费者,这是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这个过程当中,进和出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讲,我想我们今天没有偏好说我们进口更重要还是出口更重要,最终是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我们也是在两方面齐头并进的,我们看到过去五年的双十一变成了一个消费者的节日,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去年350亿,今年571亿,到这么大的量,一个核心原因就是社会化的合作,双十一并不是一家公司搞的,它是阿里巴巴发起的,但是是全社会参与的,是所有电商从业者共同为消费者奉献的一个节日。在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块,我们继续秉承这样的理念,其实通过这样的社会化合作,能够让全球的消费者都能够参与到这个节日当中去。我想进和出是同等重要的。

观众:问一下现在的现状,这两方面哪个比重更多一些,在天猫上?

张勇:天猫上面反映的主要是进口,天猫主站上面已经有四千多个国际品牌在经营,这些品牌在中国都是已经有经营的公司,在今年年初我们推出了一个天猫新的业务,我们叫做天猫国际,这个平台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讲,跟天猫并没有界限的,消费者进到天猫就能找到天猫国际的东西,但是对于商家来讲,针对在中国没有经营,但是对中国市场非常感兴趣的国外的商家,主要做的是世界到中国,出口通过两个平台完成,一个是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包括今天已经有俄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的速卖通网站,帮助中国制造商把商品出口到全球。

第二个,全世界还有将近一个亿的华人生活在全球各地,他们能够读中文,没有问题的,他们喜欢淘宝,我们用淘宝海外的网站,就能够更好地去服务这些在全球生活的华人,这也是一种中国走向世界。我们今天通过这几个业务,分别承载了跨境电子商务使命。

观众:以前马总一直说要做物流,现在阿里已经投资很多物流公司,说到国际化,阿里将来会在国外,比如说美国欧洲,给美国的客户、给欧洲的客户做实际的物流操作方面的服务吗?

张勇:我们对新加坡邮政进行了战略投资,包括我们在国内也进行了一些物流资源的投资,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还是坚持一点,阿里巴巴集团自己,我们的菜鸟,大家知道我今天也在负责菜鸟,我们菜鸟做的事情,是利用信息流,利用数据的整合和能力,最终帮助我们的物流合作伙把物流做成一个真正的智慧物流,这个是我们的愿景。阿里巴巴自己不会说去搞多少辆卡车,搞多少个车队,搞多少的地面员工,搞几百万员工去送包裹,这是不可能的。

就拿这次双十一来讲,整个平台产生2.7亿的包裹量,这2.7亿的包裹量在这几天迅速地被消化掉了,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爆仓现象,整个体系非常顺畅,大家知道去年双十一是1.5亿的包裹,到今年双十一2.7亿的包裹,能够在包裹增长50%、60%的情况下,还能够完成这么快速的消化,其实全部靠的就是社会化协作的力量,这是我们坚信的一个道路。在这个上面,尽管我们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上,我们进行一些投资,但是这个投资的目的并不是说我们自己要去做物流,而是相反,我们希望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通过我们的合作,通过我们的数据,通过引导消费者和商户的需要,理解他们的需要,把整个物流服务做得更好,世界那么大,靠一家公司做事情是做不完的,今天让整个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实现这个愿景,大家都来为这个愿景努力,最终每个人各司其职,我们进行合作,最终能够为商户、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

沃夫冈.拜耳:刚才说到了投资,阿里巴巴是一个合作伙伴,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总有人想建立一个网络,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公平的条件,并且让所有人参与,阿里巴巴、淘宝,并不是说只能从这些平台购物,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平台,能够让来自亚洲以及其他地方的人们进行电子商务,我们可以利用阿里巴巴的技术,我非常同意这种阿里巴巴的做法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