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上午8:30,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在浙江乌镇举行。图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0研究所所长李成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0研究所所长李成刚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分论坛上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乌镇,参加首届互联网大会,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专业从事网络信息按照技术研究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持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引领着全球的发展。互联网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建设一个和平、开放、安全的网络环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然而,近年来,网络与恐怖主义相结合,形成破坏力惊人的网络恐怖主义正在成为世界的新威胁。互联网已成为恐怖势力开展活动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恐怖极端组织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招募人员,传播暴恐思想,传授暴恐技术,筹集恐怖活动资金,策划恐怖袭击活动。中国是网络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不断遭受"三股势力"的侵扰。近几年,以"东伊运"为首的"东突"恐怖势力利用互联网大肆发布和传播恐怖音视频,煽动对中国政府发动所谓"圣战",制造了一系列恶性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恐怖活动呈现出行为隐蔽化、形式多样化、地域全球化、过程简单化等新特征,给世界各国网络反恐行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空间广阔浩瀚,利用"暗网"从事恐怖活动,极大的增加了恐怖信息传播的隐蔽性。互联网由众多网络实体联结而成,在互联网中存在的隐秘性"暗网"数量众多,它们不会被标准搜索引擎索引,也不能通过超链接访问,现在被恐怖分子利用,成为恐怖活动传递信息、共享资源的主要手段。

第二,网络和应用技术发展快速,恐怖活动信息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极大的提升了对其进行监测和识别的复杂性。互联网具有传播高效、交互匿名、互联互通的特点,微信、微博、论坛等多种信息交换手段不断涌现,同时信息传输内容呈现出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为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非法信息提供了便利,极大增加了检测和监管的难度。

第三,恐怖袭击由线下转为线上,攻击目标转向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将会造成更大的破坏。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不断融合,电力、金融、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都不同程度的与互联网连接。以互联网为入口,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金融中心、核设施、水坝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发起网络恐怖袭击,其对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危害已经等同甚至超过直接的物理攻击。

第四,互联网使恐怖活动组织方式日趋国际化,反恐行动范围扩大使其防范难度倍增。互联网的普及,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为人类营造了一个"无国界"的虚拟空间。恐怖势力利用互联网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实施恐怖活动。由于各国在反恐立法、反恐技术实力上的差异,国际间的网络反恐协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电科三十所将以确保国家网络环境的有序与安全为己任,为国家网络反恐能力的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围绕提升我国网络反恐技术水平,加强反恐情报交流共享,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十所通过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合力推进全球网络反恐体系建设。网络反恐是需要整合世界各国力量加以应对的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从政策法规、合作机制、情报信息共享、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平台能力提升等诸多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协同推进,方能确保有效防范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

第二,持续深入推进技术和项目合作交流。我们将加强与国际、国内科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等合作伙伴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基础技术理论、相关技术标准、关键技术突破、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持续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和携手推进网络反恐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第三,打造网络反恐情报信息共享分析平台。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打破部门间、行业间的信息交换壁垒,构建网络反恐情报共享和协同机制,打造国家级的反恐信息汇聚与处理的大数据平台,营造国家的"反恐天网",有效提升我国防范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综合实力。

第四,合力突破网络反恐系列关键技术。针对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迫切需要,联合国际国内产业、技术力量,重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多媒体信息分析与处理技术,APT攻击检测技术,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知识推理及行为预测、追踪溯源等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对网络恐怖活动侦得明、控得住、定得准、打得狠。

互联网绝非滋生恐怖的土壤。和平利用互联网,呵护人类共同的家园,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三十所将秉承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合作理念,携手各国学术界、产业界力量,共同创造和平、开放、安全、合作的互联网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