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公开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逐步觉醒,对于国家公共事务产生了越来越多建言献策和舆论监督的积极意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新闻网站对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报道也越来越频繁和多元,逐步成为互联网时代民众及时了解时事的主要渠道。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之外,国人在获取社会信息、履行监督权利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
信息时代里,新闻网站蓬勃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网站来说,关注就是生命,流量就是效益。看到新闻网站的卓越成绩和影响力,有些人就动了歪脑筋,试图如法炮制,想方设法搭建类似的网络平台,骗取关注,攫取私利。可是假的就是假的,这些非法网站终究难逃关闭的命运,正如名著《水浒传》里的小贼李鬼无法永远冒充真正的黑旋风李逵一样。自今年5 月9 日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已依法关闭“人民内参网”、“大众社”、“记者新闻网”、“中国百姓网”、“民主法制监督网”等107 家非法网站。
被关闭非法新闻网站的种类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被集中关闭的网站均未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它们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未依法履行登记备案手续或利用虚假信息备案的网站,多数为个人主办,如“济南信息网”、“多维传播网”、“正点网”等;二是假冒新闻机构名义进行稿件提供、版权合作、广告经营等业务,非法编写新闻的网站,如冒用“人民日报”名义的“人民要闻网”等;三是编造或集纳负面或虚假信息,向企业敲诈“广告费”、勒索“合作费”的网站,如“投诉社区网”、“中国绿色经济网”、“消费者维权在线”等。有关负责人指出,一些非法网站欺骗性较强,有的使用“人民”、“中国”、“中华”等名头招摇撞骗,有的打着“投诉”、“监督”、“维权”等旗号敲诈勒索。还有一些所谓文化传媒和信息技术公司的网站从事非法网络公关活动或对企业敲诈勒索,如所谓“北京聚焦华夏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信息报道”,“河南卓衡律师事务所”假冒国家信访局开设的“人民信访网”等,影响十分恶劣。
被关闭非法新闻网站的特点
此次关闭的这一百多家网站,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资格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些被关闭的非法网站中,多数网站并未依法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或利用虚假信息备案,不仅不具备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合法资格,而且扰乱了正常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环境及秩序。
身份虚假。正如李鬼假冒“李逵”名号的做法,部分网站假借知名新闻机构及网站之名,冒充总站的下属分站或所谓的“地方频道”发布虚假信息;还有一部分擅自使用“人民”、“中国”、“中华”等名头妄图操纵舆论,混淆视听,夺人眼球以攫取私利。
内容欺诈。这些网站发布的绝大多数信息和新闻都是凭空编造的,一些负面报道被盲目夸大,耸人听闻,信息的可信度极低;个别网站盗用其他知名报刊或网站的内容,对受众的欺骗不言自明。
影响恶劣。网站利用虚假新闻和信息,从事非法公关活动,对企业及单位进行敲诈勒索,索要所谓的“合作费”、“广告费”等,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企业经营活动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已经涉嫌触犯相关经济法律法规。